让全产业链各类企业畅所欲言,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将在徐汇召开
2025-02-0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将于2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徐汇举办。今天,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宏韬,上海市委网信办总工程师杨海军,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人工智能发展处处长潘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晶晶等就大会召开的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为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加快“模塑申城”方案实施,本次大会将为开发者们在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开发持续提供良好开发环境,对接人工智能各产业链环节及要素资源,为开发者群体赋能,驱动开发者拥抱各类应用场景,增强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发展活力,推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主办方表示,上海期待与更多顶尖青年开发者携手,共同推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为上海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力量。

▎ 定位于“社区的社区”,充分吸引国际开发者社区参与

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源自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成功举办两届。去年大会吸引线下开发者3.56万人次,线上触达开发者约3200万人,全网流量超4.18亿,对全球的开发者们形成了很好的集聚效应。

据主办方介绍,人工智能技术近几年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其以效率革命重塑产业未来,不断创造新价值。AI不仅是个人消费者应用,更需要与产业结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先进性。人工智能要做的不是App数量的简单增长,而是对场景应用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升级现有的处理方式,更智慧、更高效、更合理。AI不仅是实验室里的高精尖技术,产业更需要拨开迷雾,照亮发展之路。大模型以Agent智能体等形式,构建更为智能的应用生态,为更多复杂场景提供优质服务。AI不仅是效率提升的工具,更能够用技术突破物质效能的边界,通过虚实融合,为人类探索精神世界提供全新路径。人工智能将跳出手机、电脑等传统智能终端,真实世界将与虚拟世界形成“虚实融合”,创造无限可能。

据悉,此次大会场地包括西岸大剧院、穹顶艺术中心、西岸艺术中心A馆、B馆、漕河泾会议中心。将以“模塑全球 无限可能”为主题,希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场景落地,加速人工智能商业化进程。大会将聚焦大模型、算力、语料、工具、软件平台等核心技术,参与的开发者群体包括硬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和元宇宙。本次大会定位于“社区的社区”,充分吸引国际开发者社区参与本次大会。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大会开发者们将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感受其活力、魅力和生命力。大会将构建“1场开幕式+1场顶尖青年开发者交流会+N场企业讲坛+X场开发者活动”的形式,开展企业讲坛、互动体验、工作坊、开放麦、Demo Day、AIGC赛事等活动。

  问答部分:  

记者:徐汇区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产业上持续发力,也陆陆续续出台了许多相关产业的政策,徐汇这次举办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徐汇区一直以来都有抢抓风口的魄力和发展产业的能力。自2018年,徐汇举办了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率先启动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建设。积极探索大模型、元宇宙、具身智能的新赛道发展路径。我们始终都在争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开拓者”、“领跑者”。

一是深化大模型、元宇宙新赛道布局,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近年来,徐汇区发布了多项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AIGC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对算力基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数字人技术等核心领域提供专项补贴与税收优惠,吸引头部企业落地。

二是推动AI技术深度融合,加速产业生态闭环。去年年底发布的模塑申城“5+6”实施方案中,这些场景涵盖了医疗、交通、能源、城市管理等多个垂直领域。中山医院、眼耳鼻喉医院、徐汇中心医院等一批医疗单位不断深化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在教育、政务、城市治理等领域也有众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化落地”的完整链条。

三是放大人才溢出效应,构建可持续创新生态。作为上海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徐汇立足区位优势,已集聚大量人工智能企业。2024年,徐汇区首次推出了创业人才政策体系。展示了徐汇区在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方面的持续努力与成效。

记者:今年大会主题是“模塑全球 无限可能”,围绕该主题,会有哪些亮点呈现?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围绕今年大会的主题,我们在对开发者的环节设置五大环节,包括持续3天的滚动GDC Talk开放麦,让不同开发者的观点可以自由地讨论交流;Demo Day路演大舞台,让开发者们可以与各类基金、资本充分交流,展示项目优势,并最终促成融资;沉浸式互动体验,是这次GDC大会中最酷炫的部分之一,通过VR/AR/X-Meta等沉浸式体验设备,让开发者们进一步体验元宇宙的魅力;工作坊环节,我们邀请了多家国内国外的开发者社区开展Workshop,用AI写代码、做编程机器人、制作网站、开发3D游戏,体验上手实操的乐趣;竞技场赛事和人才特色活动,包括了黑客松竞赛、招聘活动等。找融资、找工作、找代码。

另外一大亮点是今年的讲坛环节,我们打造了全产业链、端到端的讲坛,既包括了基础模型、垂类模型、“5+6”应用场景,也包括了语料、算力、基金等要素资源,更涵盖了软件公司、开发者生态。其中MiniMax将组织模型技术论坛,邀请海外开发者现场连线,结合海外AI发展现状进行交流,并在论坛上举行AI智能硬件产业联盟发布仪式。科学智能论坛将汇聚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合成生物、新材料等多领域专家,探讨AI如何颠覆传统科研范式,助力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上海创智学院牵头“人工智能教育与人才生态论坛”邀请高校师生与企业共同参与产学研融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本次大会将让全产业链各类企业畅所欲言,找场景、找项目、找伙伴。我们希望这届大会能有效推动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链更紧密有机结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