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又一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投产,曾创下“特斯拉速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 受访者/图
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正式步入了新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临港产教融合的深化,在刚过去的2024年成人高考中,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又有72名员工成功被上海电力大学录取,2025年春节后他们将进入该校深造。
== Megapack预计年产达1万台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023年4月9日签约落地上海临港,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2024年5月23日开工建设,同年12月26日,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竣工验收。历时7个月时间,刷新了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创下的“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特斯拉速度”。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占地约20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内设焊装、涂装、总装等主要制造工艺,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系统,规划年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1吉瓦时等于1000兆瓦时),这相当于1万3000个家庭,或40个中型工厂一年的用电量。如果这些能源全部来源于清洁能源,则可以减少至少2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单是一台特斯拉的每台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就可存储超过3.9兆瓦时(合3900度电)的能源,足以让62辆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车型从0充满电。
全球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发布的《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2024》显示,2023年,特斯拉以1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特斯拉是全球大型的新能源纯电动车企,同时还是全球大型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储能业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 “2025年将成为特斯拉开创性的一年” ==
在2024年度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表示,“2025年将是特斯拉历史上开创性的一年,甚至可能比之前Roadster和S3XY车型发布的年份还重要。”
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创下新的车辆交付纪录,同时上海超级工厂再创中国市场交付新纪录。2024年特斯拉Model Y即将蝉联全球最畅销乘用车车型,在丹麦、挪威、瑞典、瑞士和荷兰多个市场均为最畅销的车型,特斯拉成为韩国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牌,并在菲律宾市场开启了车辆销售。在全球销冠Model Y基础上全面升级的焕新Model Y已经推出,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开启交付。
Powerwall 和 Megapack 的供应一度受到产能限制,如今随着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正式投产,预计2025年特斯拉能源系统装机量将显著增长,助力特斯拉储能与电车业务将齐头并进。
== 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
随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步入新阶段,企业职工培养也成为尤为关键的一环。
记者从上海电力大学了解到,截至目前,上海电力大学已为特斯拉超1400名员工开展了两批次专项培训,其中三年来累计有240余名员工通过全国成人高考,成为上海电力大学“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模式培养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模式,是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指导理念,为企业在职员工培育“科创能力”,致力于培养中国特色“智慧型工匠”。同时,汇聚高校与企业优质课程,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今年是上电-特斯拉推进“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模式的第五个年头,双方在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人员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扎实的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一定示范引领效果。借助地缘优势和学科契合度,上海电力大学与特斯拉(上海)公司深度合作,利用“双元制”教育模式探索产教融合新范式,构建“企业需求-政府资助-学校服务”政产学协同机制,开展紧缺专业人才订单式培养,在实践中打造具有上电特色的“双元制”教育模式。
该模式在原有“双元制”基础上,结合企业具体情况,以职工能力与学历“双提升”为导向,依托校企“双空间”,结合线上线下“双途径”,发挥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双师资”优势,让学员收获技能评价证书和学历文凭“双证书”,解决职工素质提升与继续教育供给的矛盾。
与此同时,双方还共建了上电-特斯拉现代产业学院与能源科技创新基地,为“双元制”实施提供有效载体,助力双碳战略下新能源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 受访者/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