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高层次人才新春慰问活动在沪举行,各区纷纷发力人才服务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2025年上海市高层次人才新春慰问活动2月10日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为出席并致辞,副市长刘多、解冬出席并参加会见部分高层次人才。
张为指出,过去一年,上海与广大海内外人才一起,阔步行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篇章的康庄大道上,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的“上海故事”。新年开启,更要拿出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勇于创新、敢于变革。上海将呼应时代脉搏之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人才,营造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制度环境;将顺应科技产业之变,推动各类人才资源与创新要素、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让上海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跨界合作的大舞台;将聚焦人才需求之变,始终把人才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让每一位人才都充分感受到上海的温暖和诚意,在上海这片热土上实现梦想、成就未来。
活动现场,中外嘉宾共同欣赏了上海市高层次人才新春慰问演出。上海市慰问高层次人才新年文艺晚会是上海市人才工作的品牌项目,迄今已举办21届。
另据记者了解,新春伊始,各区也纷纷就人才工作开足马力。今年,黄浦区将持续擦亮“门楣之光”人才品牌,形成黄浦人才吸引力;聚焦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用好“引智工作站”平台优势,推动留学人员创业园暨外滩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落地,打造国际人才“职业发展首站”“回国创业首站”,提升黄浦人才发展力;高标准建成投用外滩国际人才服务中心,稳步做好安居、文化、商贸等“3+3”重点服务事项,强化黄浦人才服务力。其中,以环人民广场1.5平方公里的演艺大世界为辐射点,发挥黄浦演艺、展览、书店等集群优势,持续擦亮“门楣之光·文化聚人才”服务品牌,为人才提供“六个一”文化服务套餐——一个线上服务平台、一个文化服务站、一组演艺套票、一份购书额度、一场新年音乐会、一系列讲坛沙龙活动等。
目前,闵行人才总量已超过101万人,形成了一支包括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留学归国人才在内的强大人才队伍。在“大零号湾”区域,高校机构云集、科创氛围浓厚、研发成果丰硕,已集聚硬科技企业4000余家,拥有40余家国家级科研平台、近500家各级研发机构,海外高层次人才达1500余名、约占全市总量的1/4,成为上海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朝气的区域之一。
一直以来,闵行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接下来,闵行将以国家战略和实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与两校在创新平台建设、产业高地建设、人才引进培育等领域的合作,将更多清华、交大的高端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引入闵行,让清华、交大人的创造力和国家使命力在闵行这片热土开花结果。同时,闵行将一如既往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完善的政策支持、更高效的政务服务、更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大家专其能、致其力、尽其用。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海外人才更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今年新春,静安举办海外人才新春民俗体验活动,并将继续进一步做优海外人才服务工作,丰富海外人才服务清单,为海外人才在静安就业创业、居住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积极为海外人才搭建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互鉴平台,提升海外人才在静安的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久前,海外人才也齐聚普陀,谋科创提振发展信心。一批从全国科创赛事“披荆斩棘”遴选而出的海外英才共赴普陀,将未来智能、高端智造、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带来普陀,共谋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之路。在第十九届“春晖杯”留学人才上海普陀行暨“海聚英才”路演开放日专项活动现场,团区委还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设立了“青春助企团”,为留学人才做好包括产业发展、项目落地、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就业创业、人才落户等各方面的答疑解惑,打好政策咨询组合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