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安排市重大工程投资计划2400亿元
2025-02-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年度计划投资额2400亿元、制定2025年市重大外资项目清单、每招用1人发放1500元就业补贴、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25个……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今天(2月13日)举行的2025年上海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政策举措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本市将着重落实一揽子政策举措,锚定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力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势头。

  2025年上海经济增长预期目标5%左右  

过去一年,上海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结构转型挑战,圆满完成了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成为全国首个经济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城市。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继续做大经济总量,持续提升经济中心城市综合实力。

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魏陆表示,2025年,本市安排市重大工程投资计划2400亿元,将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增速提效。其中,加快建设小洋山北作业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沪通铁路二期上海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提升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加快推进张江、浦江、临港等三大国家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C919大型客机总装制造能力提升等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加快联影医疗生产研发基地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实施上海LNG站线扩建等能源保障项目,加力推进城市燃气、供排水等管网改造以及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项目,提升民生服务保障能力。一季度,将推动罗泾港码头改造二期、东方生命港、中建材航空复材基地等5个项目实现开工,力争市重大工程投资完成全年目标20%以上。

  减轻企业负担继续发放消费券  

用好用足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包括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围增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继续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六税两费”;对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实施房产税困难减免政策;继续阶段性降低医保单位缴费费率1个百分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降低国产药品、部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收费标准,加力实施工业降本增效政策,指导燃煤发电企业降低上网电价,免收非居民用户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包括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文旅商体展联动吸引外来消费。以旧换新方面,按照国家部署,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从8类产品拓展到数码产品、家电产品等15类产品并增加资金规模。同时,全面落实国家和本市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延续实施免费申领新能源汽车牌照额度政策到2025年底,大力促进汽车更新消费。今年将继续针对餐饮、旅游、体育、电影等行业领域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市场信心。同时,大力吸引外来消费,发布全年文旅商体展重大活动排片表,支持引进举办高能级的演出、展会、赛事,发挥免签国家扩围、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效应,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

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包括加快推进“两重”项目建设,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着力激活民间投资,加强投资项目要素保障。重大项目方面,2025年安排重大工程正式项目186项、预备项目35项,其中新开工项目14项、建成项目21项。聚焦“五个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谋划一批“两重”建设项目,做深做实项目储备。

促进外贸外资稳量提质。包括强化稳外贸支持保障,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强化“走出去”安全保障。外贸方面,鼓励企业扩展多元化出口市场,加强金融支持和运力保障,支持中间品贸易、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型贸易发展。外资方面,制定2025年市重大外资项目清单,实施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分类提升促进计划,支持在沪外资总部提升研发创新、财资管理、投资决策等功能。同时,将深化海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化服务。

  保障改善民生支持服务业改革创新  

支持服务业改革创新。包括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深化服务业开放试点和制度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能级,加快培育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今年将加大对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租赁商务服务业支持力度,市区两级出台服务业企业升规纳统奖励政策,市级部门发放“科技创新券”,鼓励各区发放“专业服务券”,进一步扩大市服务业引导资金等资金规模,开展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加快培育餐饮、文体娱乐、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在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中做大总量规模。

促进重点行业创新升级。包括支持企业升规做强,加强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发展。实施“上海制造”品牌崛起计划,支持汽车、电子、高端装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时尚消费品竞争力。聚焦船舶、航空航天、高端医疗器械、智能终端等“逆势增长”产业,制定实施有针对性支持政策,如加快建设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实施方案、促进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高端医疗器械技术突破和应用推广给予奖励。出台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工作方案,支持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壮大。

支持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包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用地需求,实施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加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一体化。实施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深化工业领域AEO(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试点,对中低风险行政检查情境实施免检少检,开展清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落实国家工商业用地使用权到期续期政策,实施产业用地“保量控价”措施,加大企业引进人才支持力度。完善招商引资和产业扶持政策,加强招引项目全链条服务。

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完善房地产政策,全面提速“两旧一村”改造和城市更新。大力促进高质量就业,合并实施重点群体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按每招用1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补助,实施产假社保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可按50%比例补贴单位缴纳的社保费用。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不成套旧住房改造31万平方米,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25个。实施商务楼宇更新提升行动方案,加大优质住宅用地供应力度,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下一步,各部门、各区将尽快出台相关领域政策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细化明确申报流程和办事指南,优化政策服务,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实现数据共享,便利企业高效查询、精准匹配,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面提高政策整体性、清晰性和便利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