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体育场馆上体育课是什么体验?这所学校这样激发学生运动活力
2025-02-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新学期开学后,上海市金陵中学的同学们欣喜地发现,学校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体育专项课的场地由校内体育馆变成了设施更为完备的上海城市运动中心。这一变革不但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们提供了更优质的运动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运动体验,也为学校的体育课改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进城市运动中心的羽毛球馆,12米挑高空间内,5片铺设专业地胶的场地映入眼帘,让羽毛球项目的学生们赞不绝口。“以前在学校里,因为场地空间有限,我们总是不能尽情享受打球的乐趣。”高二(1)班张文杰同学兴奋地说,如今在新的场地,那种束缚感一扫而空,终于可以尽情挥洒汗水了。看着宽敞明亮、设备一流的新羽毛球场地,很多同学都忍不住对新场馆的环境点赞,高二(4)班阮浩珈同学说,高高的天花板让整个场地显得格外开阔,再也不用担心高远球会打到天花板上了,“地面铺设了专业赛事级地胶,场馆的灯光系统也更加明亮,不会再有看不清球的情况。”

篮球项目的同学们也对新场地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现场开阔的场地布局采用专业防滑材质,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3.05米可调节篮架,极大地提升了运动的安全性,为战术演练创造了更专业的空间。高二(1)班郭浩天同学在篮球课上感受到了全新的体验:“在球场上,每一次运球都仿佛在与地面进行亲密的对话,那种节奏感让人沉醉。”他表示,投篮时,当篮球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落入篮筐,成就感简直无与伦比。室内篮球场的设置也解决了下雨天无法进行篮球活动的难题,让同学们可以随时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高二(1)班董翔宇同学感慨说,这是自己第一次接触到如此正规的篮球课,“宽敞明亮的场地,让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

同样对新场地宽敞空间感到无比兴奋的还有乒乓球项目的学生,高二(3)班陆欣怡同学开心地表示,乒乓球桌从原先的6张增加到了8张,活动空间也变得更加宽敞。新场地的设施让同学们能更好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比赛也更加激烈有趣。高二(3)班潘昱宸同学本学期将体育专项从篮球转为乒乓球后,也体验到了不同的运动乐趣:“在乒乓球课上,我更加注重技巧的细腻和反应的敏捷。这种上课模式让我在运动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提高了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校方面介绍说,此次场地调整举措,不仅巧妙地解决了校园内场地不足的困境,还为学校武术课和瑜伽课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敞、适宜的训练环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武术课的学生们因此拥有了更为理想的训练场地,摆脱了以往场地拥挤的局限。同时,随着高二年级学生重新选择专项课程,上学期未能选修瑜伽的学生们此次获得新的机会,众多热爱瑜伽的学生也如愿以偿。

让学校和老师欣喜的是,同学们在新场地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收获了友谊和快乐。高二(1)班陈思宇同学不擅长羽毛球,但来到新场地后也积极参与其中。高二(2)班崔荻欣同学则对篮球课的老师和环境非常满意:“老师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为同学们细致讲解篮球训练动作要领,并亲身示范。对于动作不规范的同学,老师总是耐心指导。”

根据今年2月中旬举行的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上海将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进一步促进均衡布局、优质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健全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短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此次金陵中学在体育场地改善方面迈出的创新性一步,既是为了进一步丰富课程体验,助力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也是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的体现。这次以“场地优化+资源整合”为核心的运动场地大升级,正悄然带动校园体育运动生态的重塑,不仅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更加专业的运动氛围,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