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团女骑手到退伍军人,今天走上了这条“星光大道”
2025-03-0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从美团女骑手,到业余时间加入应急救援队的年轻人,从民营企业的党员和退伍军人,到社区里的中外居民。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3月3日下午,这些优秀的志愿者们齐聚上海中心,走上了属于他们的“星光大道”。

女骑手成为公益先锋

严巧云是美团外卖惠南站唯一的女骑手,也是惠南镇党委建立的“惠小新”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中唯一的一名女骑手。

早上10点,到惠南镇拱亮路长者食堂取餐,随后前往建欣苑居民区,这里有5家与她结对的老人,她会将热腾腾的餐点送到老人家中。每周5天的工作日,严巧云都会提供这样的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风雨无阻。

“不影响工作,志愿送餐和我的工作时间正好相差半小时,我就利用这些空隙时间去给老人们送饭。”严巧云告诉记者,每天送完五份助老午餐,她再在外卖平台正式“上线”,开启当天中午的送餐工作。最大的一次“困难”,就是台风“普拉桑”来袭时,严巧云的电动车抛锚在了半路,为了不影响老人的用餐,她只好步行送完手上的助老餐。

“其实开始送餐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但我送餐的一位老人家住三楼,还需要插尿袋,有一次大热天里,我赶过去时,看到老人拿着凉水在门口等着我,那一刻对我触动特别大。”严巧云说,就是这些瞬间让她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些空巢老人们有些并不在乎你给他们送什么好吃的,其实更盼着你去和他们聊聊天,给他们一些陪伴。有时候我们敲门后,他们会笑容满面地给你开门,这就是我们大家继续前进的动力。”

“惠小新”的队伍也从最初只有她一个人,慢慢发展到现在成为了一个团队,严巧云也觉得很开心。“人多力量大,可以帮助到更多老人。”不过,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位女骑手,她还是觉得自己颇有优势。“我性格比较开朗,话多,擅长与老人交流,有些男骑手不爱说话嘛,我就比较自来熟。”她笑道。

他们获评为“闪耀之星”

今天下午,严巧云被邀请到了上海中心22楼参加由浦东新区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志愿星光 闪耀浦东”志愿者专属礼遇活动。在“星光墙”上签名打卡、合影留念,体验上海之巅,参加“向雷锋同志学习”金箔画制作、“送你一朵小红花”扭扭花DIY等互动活动。

和她一同被邀请的还有其他来自浦东的优秀志愿者、集体、项目的30多名代表。这些来自基层治理、民生保障、安全环境、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一线的志愿者,如繁星般汇聚成光,传递着温暖力量。现场,他们也受到了表彰,获评成为“闪耀之星”。

山南勘测是位于浦东的一家民营企业,从2022年成立的一支“山之南 益起走”志愿服务团队已经有注册志愿者65人,其中,党员和退役军人占了一半。“一方面我们从自身擅长的业务入手开展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比如加装电梯的实地勘测。我们从事的海洋勘测比较多,所以也会关注海洋生态环境。另外就是一些捐物捐款的爱心活动。”

上海山南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小双告诉记者,依托队员勘测专业技术,目前志愿服务队已经义务实施浦东新区300部旧房电梯加装物探,助力新区民生项目。为崇明体育训练基地提供免费物探服务,成本费用30余万元。每年牵头组织海滩清洁活动,捡拾堤坝和海岸的垃圾和废弃物。参加旧衣捐赠、爱心助学等活动,至今已向贫困山区输送超1000件冬衣,资助云南、江苏的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志愿服务队至今已累计服务时间超过5000小时,服务覆盖人群近2万人。

“我们大部分都是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来到浦东的,2003年成立时就在浦东,如今能够立足,得到了很多关怀和支持。能够以自己的能力,对社会做一些回馈,我觉得是义不容辞。”顾小双表示。

“礼遇”激励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

长期关注浦东志愿服务的专家、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裘晓兰指出,这些获得礼遇的志愿服务个人、集体都来自浦东基层一线,绝大多数是草根,不少还是新兴领域从业者,他们都在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把这些草根志愿者汇聚到体现中国改革开放高度的上海中心,不仅体现了对志愿者的最高礼遇,也可以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山锋应急救援队的队员徐国太是一名个体工商户,2年前加入到这支应急救援队,业余时间都花在了专业训练和应急抢险等志愿服务中去了。这两年在上海的防台防汛、河北涿州暴雨、甘肃地震等等,他们都奋战在一线。37岁的他笑着说,自己的一儿一女都很崇拜他。“我儿子已经15岁了,过几年学业允许的话,我也想让他加入进来。”

记者了解到,本次受到表彰的2023-2024年度浦东新区志愿者、志愿服务集体和志愿服务项目十大“闪耀之星”,只是浦东全区136万余名注册志愿者、400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2000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的一个缩影。

浦兴路街道长岛路居民区聚焦停车难、充电难、加梯难、修树难、拆违难、老人看病难等社区共性问题,通过组建“尚岛”宣传引导垃圾分类、“靓岛”美丽家园建设、“帼岛”巾帼“她”力量、“保岛”老兵文明停车劝导、“和岛”平安家园守护、“青岛”活力青年、“少岛”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幸福岛”志愿服务团队,引领带动更多居民群众共建共治“幸福家园”,让曾经的治理难点转变为如今的长岛亮点。

金桥镇碧云社区居住着来自50多个国家2000余名外籍人士。碧云社区党委多年来积极挖掘和发挥外籍人士专长,激发他们服务社区的积极性,成功培育一支多类型外籍志愿服务团队。团队现有骨干外籍志愿者23名,登记的外籍志愿者超60名,积极开展各种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中心与高校、楼宇租户和社会力量协同合作提升志愿服务能级。去年打造的“心动巅峰”志愿服务联盟,通过楼宇党建特色志愿讲解、外宾团接待志愿讲解、专业翻译培训志愿讲解、人文科技讲解志愿讲解等,创建上海中心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志愿者队伍中,既有外籍老总,也有大学生。为了答谢每一位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还特别策划志愿者回馈月活动。

“志愿者是城市文明的践行者,也是社会温度的传递者,更是上海城市精神的诠释者。浦东始终以制度保障和多元礼遇为志愿者赋能,让‘人人争做志愿者’成为新时代浦东的亮丽名片,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温情在城市血脉中流淌。”浦东新区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王高安这样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