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出台最新AI使用规范,将定期更新“应用禁止清单”
2025-03-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关于AI使用,交大发布最新规范!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官微发布《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在教育教学中使用AI的规范(试行版)》全文。这一规范适用于上海交通大学“AI+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师”(教师)、“生”(学生)、“机”(人工智能技术系统)、“环”(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各利益相关方,包括教学管理与支持人员,以及校际合作伙伴和社会资源提供者。与时俱进的是,规范将定期更新“应用禁止清单”。

此次出台的新规,将对老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使用AI设置边界,希望打造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在“师-生-机-环”四元互动教育教学新生态,同时防范技术失能、教育分化、算法歧视、隐私泄露及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威胁等风险。

学校表示,鼓励师生在遵守国内外人工智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探索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使用方式,且AI使用必须围绕“让每个学生更优秀”的育人理念。此外,学校还将定期评估师生对工具的使用情况,确保技术应用辅助教学目标,避免教学任务的完全替代或片面依赖。

新规明确,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可能性,明确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授课的原则。教师是AI+教学设计的第一责任人,同样也必须遵循“禁止使用”“有限使用”“鼓励使用”“开放使用”四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原则。对于使用未备案或存在风险的人工智能工具情况,学校可追究相关责任。

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材料生产、个性化教学、学习进程跟踪与评估、师生互动等场景中,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并且要充分关注学生在人工智能辅助场景中的自主性与获得感。

学生在课堂学习、作业反馈等环节,必须遵循教学计划、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学术诚信要求。若有违规行为,学校将追究相关责任。

学校为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提供各类课程和学习资源,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高等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创新改革,自主参与人工智能学术研讨与公益活动,探索多学科“AI+”范式,为校内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积极献策。

链接:交大今年扩招150名本科生,持续布局国家战略新兴领域人才培养

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持续稳步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学校“小步快跑”,年均扩招近150人,主要集中在国家最紧缺的前沿学科。2025年,学校将继续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额。今天晚间,上海交通大学官宣这一消息。

据介绍,今年扩招的150名本科生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扩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面向未来科学前沿与产业变革,学校新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心理学院等实体化办学机构,深化产教融合与前沿学科布局。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改革创新发展,创设计算机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和电气工程学院,举全校之力推进“大信息类”学科发展,持续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高层次交叉创新人才培养。

同时,以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加快传统学科专业转型升级。首批立项涵盖海洋智能无人技术、航空航天工程(智能飞行器技术方向)、智能医学工程、智慧能源工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方向的9个AI+专业,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科技领军人才和具备底层创新能力的学科交叉型人才。

上海交大瞄准科技前沿和时代变革,积极推动AI+专业改革,制定“AI(人工智能)+HI(人类智慧)”赋能人才培养的专业改革方案,构建具有交大特色的智慧教育体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