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看世界”的她回来了,别用成功学审视她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10年前,河南省实验中学女教师顾少强在辞职信上,写上了这句话,影响了不少人的世界观。如今,经历了很多的她,又回到了郑州。只不过,这位曾经引发年轻人共鸣的心理课老师回归时,迎接她的,多了不少审视的目光。
怎么?出去了10年,名声那么大了,竟然没有买房买车,结了婚生了孩子如今要两地分居?当初的爽文开局,写到最后时却不是爽文的结尾?
但是,顾少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并不在意,她的心态颇为放松:走的时候有人要资助,她根本就没要,揣着11000元的存款就走了;这么多年,开过民宿客栈,做过心理讲座,但从未想过一定要买房买车,赚的钱够花够养女儿就行;更重要的是,她从未停止看她要看的世界。她说,出去看看是一种态度,从不是要在数量上证明。
她的选择,其实没有对错,折射的是时代心理的变化。在她之前,许巍唱的那句“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也一样让不少年轻人心中悸动。趁着年轻有冲劲,脱离舒适区,去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当然是坐在格子间里工位上年轻人的梦想。
只不过谁说看世界就是游山玩水?谁说人生阅历就是事业成功?红尘三千丈,人情冷暖,喜怒哀乐,都是世界。就像顾少强自己说的,“看世界不仅仅是物质的世界,还包括精神的世界。我一直在探索,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所以,她的“归来”,也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理解。相比于10年前,这一届的年轻人更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松弛感,情怀仍在,却不拘泥于辞职的形式。他们发明了“45度人生”,白天在工位忙忙碌碌,深夜在朋友圈分享《瓦尔登湖》摘抄;他们创造了“心安式放松”,一边把早高峰的地铁挤成《清明上河图》,一边看着手机屏保上的瑞士少女峰雪景“我心飞翔”。
因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真谛,只是反抗平庸生活对自我的消耗,但生活本身无错。顾少强要去看的“世界”,同样生活着想辞职、想出走的人。她走遍了她想走的世界,她也想通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在豆瓣上,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观察小组,里面有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在分享着日常的生活美学,墙角的蒲公英、楼梯上的小爬虫,很多微不足道的小话题都能引起广泛的兴趣和讨论。芥子纳须弥,微尘藏大千,这个世界可以探索的地方太多了。
顾少强的回归,为她的这封信,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个句号的最大意义,是重新解构了成功学的定义。梦想没有非黑即白,它跟现实生活也并非强硬对峙。时代的变迁,从未停止,一代代年轻人在精神世界的探索,自然会继续下去。
只要心在放飞,哪里都是世界。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张红叶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