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找最“接地气”的灵感!“青年驻村计划”在金山区漕泾镇正式开营
2025-03-2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68米长的巨型龙风筝腾空而起,以龙腾长空的姿态,见证青年力量扎根乡土的决心。3月21日上午,“千万工程”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行动“青年驻村计划”在金山区漕泾郊野公园正式开营,作为全国首站,20余位朝气蓬勃的驻村青年在漕泾镇“安营扎寨”、驻村创作,开启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据悉,“青年驻村计划”是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发起举办的“千万工程”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行动之一,组织青年驻村开展空间改造、文创设计、业态运营和创新创业等,组合高校和业界专家以及大学生的多源智力,全方位激活乡村,实现乡村文旅融合和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乡村振兴输送智力

20所高校学生开展3周驻村实践

从特色农业发展到乡村旅游规划,从文化遗产保护到数字化乡村建设……“青年驻村计划”漕泾站内容涵盖多维度振兴实践路径,开放水库村、蒋庄村等6个村的闲置空间、文化地标和产业资源,作为青年敢想敢为的“创变实验室”。

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20所高校在读或已毕业的青年们围绕乡建、乡创、研学、文旅、为老服务等方向,开展为期三周的驻村实践,让青年人在绿水青山间读懂乡村,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乡村振兴输送智力资源。

同时,设立了青年乡创中心作为共享办公空间。每个团队需完成从需求调研、项目策划到动手实践的全流程工作,并配套“在地专家+高校智库”的联合指导体系。活动为青年驻村计划导师和驻村主理人颁发了聘书,从创意萌发到项目落地、从设计实施到成果转化,导师团队与漕泾镇村干部将贴心服务,让青年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能生根发芽。

怀揣热忱与创意

“青村荟”分享会碰撞思维火花

仪式后,驻村青年们与现场嘉宾在草地上围坐,针对多个调研课题进行“青村荟”青创交流分享会。“我们想从这里的‘两村’入手,探访一下数字游民小伙伴们留在这里的‘乡村生活’。”来自大连海洋大学社会政策专业的大三学生隋明芮和陈玥儒此次选择的课题为“从‘游走’到‘入乡’,数字游民赋能乡村振兴”,她们走访了漕泾数字游民图书馆,在那里与多个不同行业的数字游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她们说,希望通过了解他们如何融入乡村、活化乡村、赋能乡村,寻找让更多青年、大学生“入乡”的对策建议。

从数字游民国际村的创新实践,到水窠里·大学村的扬帆启航,漕泾镇始终以开放之姿拥抱青年、用实践平台成就青年。此次青年驻村计划,是漕泾镇携手各方,引“人才活水”浇灌“乡村沃土”的又一重要举措。满怀创意与热忱的青年们到来,为这座沪上水乡注入了全新活力与无限可能。

未来,漕泾镇将全力构建“全链条资源支持、全要素场景开放、全周期成长陪伴”服务体系,为驻村青年护航,让更多有理想、有创意的年轻人,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展示青春风采、书写青春答卷。

当天,还成立了“上海湾区青年社群活力计划——创客社”。据悉,今年3月,金山团区委启动上海湾区青年社群活力计划,聚焦青年社交“破圈”、综合素养提升的需求,形成了“1+5”社团矩阵。未来,将依托区人社局职能优势和漕泾镇资源优势,围绕服务指导创业青年、举办青年创客活动赛事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