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更有“烟火气”的场景,张江为青年人打造24小时科创社区
2025-03-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周末时分,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艺术空间里,来一场松弛感十足的沙龙,在“烟火气”中放松心情,激发更多创想。这是位于张江集贤中心的“芯聚场”为园区青年们打造的一个生活场景。

这一由张江高科主办的“895芯‘聚’场,听芯声”活动,3月21日下午及晚间举行了首次尝试,打破传统沙龙边界,将产业对话、艺术表演与城市生活场景深度融合,为张江青年人才带来了一场“科技+人文”的沉浸式体验。这也是张江打造24小时科创社区的一次创新实践。

在张江高科JIART集・艺术空间,一场芯“聚”场市集火热开市。乐队演奏、DJ打碟、花式调酒、露天电影等多种文化演出,为24小时科创社区增添了一抹烟火气。别具一格的集市摊位、趣味横生的互动游戏,松弛感十足的露营椅和帐篷,则吸引了在周边园区工作的年轻人们纷纷驻足。“工作一周了,可以来这里释放下职场压力,补充点能量。”一位园区青年告诉记者。

除了轻松的休闲,这里也可以为青年人提供行业探讨的机会。室外是音乐游戏,室内,首场“听芯声”主题沙龙,聚集了来自云脉芯联、算能科技、速显微电子等张江集成电路企业的产业人士,大家在轻松的气氛下热烈探讨XPU在中国场景下的发展线路,合力解锁产业未来密码。

来参加的“芯片青年”们纷纷表示,日常化的跨界技术沙龙,既满足了张江科技企业对行业前沿的求知需求,又创造了供需精准匹配的对接机遇。“这种创新要素集聚、服务颗粒度精细的生态模式,是我们需要的。”园区一家集中电路企业的一位年轻科研人员告诉记者。 

据介绍,这一张江高科以“895芯领航”党建品牌为引擎,以户外空间为独特载体,精心打造的895芯“聚”场,通过“党建+产业”双向激活的模式,强力助推24小时科创社区的推动,让张江有更多“烟火气”。

“这样的氛围会让大家轻松下来更好地交流,在这种宽松融合的环境下,有机会更好地激发集成电路创业者的想法,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联创投资董事总经理、半导体专业俱乐部IC咖啡联合创始人王欣宇表示,通过更创新的形式,可以让整个张江乃至上海的科技创新生态更活跃更轻松,也让大家更有创造力。

在他看来,张江高科已经形成了一整个产业链的闭环,现在更需要的就是数个维度的拓展。“需要继续拓展空间,要有更多的有创意有创业想法或者是有专业技术的这些人,有机会扩展自己的创业空间。”他表示,这既包括在技术平台上的支撑,给年轻人一个相对低的成本去实现自己的设想,也包括交流空间。“我们希望有更多像芯‘聚’场这样的场所,形成更具人文关怀的环境,让这些工程师有意愿住在这里,在这里持续发展,让科技园区、科技创造的工作生活不再那么‘生硬’,这是可以让未来张江创新生态更有活力的一种方式。”

点燃城市生命力,才能持续性赋能张江科学城产业生态。据介绍,未来,张江高科还将以895芯“聚”场为载体,深度践行“24小时科创社区”理念,凭借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不断为张江科学城的产业生态提供更多的交流空间、生活服务,打造年轻人向往的“科创不夜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