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临港五校开展联合招聘会
2025-03-2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

“临港汇聚了众多前沿企业,与我所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十分契合。在临港读书的四年,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希望能在临港的半导体企业或工程类企业找一份工作。”今日,在上海“临港五校”春季联合招聘会暨上海电力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招聘会上,上海电力大学电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张博楠向记者说道。在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众多学生之所以选择临港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看好临港的发展前景。本次招聘会吸引了293家用人单位参会,累计提供岗位数3900余个,为临港五校学子搭建就业平台。

  ◇  看好临港发展前景  ◇  

本次招聘会的一大特色,在于现场汇聚了大量与临港五校优势学科匹配的企业,涵盖能源电力、航运物流、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临港新片区充满了机遇,对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上海电力大学能机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郭帅同学说,此次招聘会有很多临港本地的企业,接受采访前,他已经认真选择企业投递了3份简历。“春招的机会转瞬即逝,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希望找到既能展现自身专业价值,又与自己职业理想同频的工作。”

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临港新片区聚集的集成电路、新材料和智能汽车等前沿产业和企业,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的刘同学,投递了数家位于临港新片区的半导体公司。他告诉记者,得知招聘会的消息后,他提前给所在的实习公司请了半天假,及时赶到了招聘会现场,还向6家企业咨询了招聘情况。上海电机学院大三的许同学也利用课余休息时间来到招聘会现场寻找实习岗位,“我想提前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标准,积累实习经验,为大四找工作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招聘会现场还设置了“求职赋能能量站”,以四大核心模块助力学子求职,包括简历诊断、职业形象定制、个体职业咨询、导师模拟面试,学校多维度全方位引导学生凸显个人能力,通过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赋能学生的职业发展。

  ◇  校企共探人才培养新途径  ◇  

“近年来我们对技术型、实践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现场,一位新能源行业企业人事告诉记者,从求职角度来讲,有相关实习经验或项目经历的毕业生会更快适应岗位需求。如今,企业在新能源、电力电子和新型系统领域对算法和硬件等人才需求激增,这类岗位的薪资水平也水涨船高。同时,企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所以在招聘时,希望我们的候选人既懂技术又具备跨领域的协作能力。“我们和高校已有共同开展合作育人,期待未来通过和高校共建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进行课题合作等,让学生在更多真实场景中解决问题。”

“临港新片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局限于专业技能,更看重综合素质和潜力。”上海临港人才有限公司人事相关负责人说,招聘时企业看重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等多方面。面对快速变化的行业环境,企业需要员工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有强烈求知欲、敢于挑战现状的学生。

记者了解到,2024年上海电力大学“访企拓岗”用人单位181家,其中30%为新增用人单位,全年累计新增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29家。此次临港五校联合招聘会的举办,为学生与企业搭建沟通的桥梁,助力新兴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