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宇树机器人和机器狗走上上海时装周的T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视频
在春晚上出尽风头的宇树机器人还有它的黄金搭档机器狗,今天下午来到了上海时装周NMTG的T台上。这也是“机器人模特”首次现身上海时装周这样一个国际舞台,彰显了人机跨界交互的魅力。
没有单纯地让机器人走秀
而是融入了行为艺术表演
在模特走秀之后,一直蛰伏在舞台边的机器狗突然翻了一个跟头。大家这才发现,原来狗狗身上也穿了服装。此时此刻宇树机器人也动了起来。一位穿蓝色衣服的女模特和它握了个手,随后给它戴上了项链。原来众人想象中的机器人和机器狗走秀并未出现,但“一人一狗”搭档,表演了一个行为艺术。
当这场秀结束后,NMTG主理人徐上茜告诉记者,今年当自己看到春晚上宇树机器人扭秧歌的表现后,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邀请机器人来自己的秀场。没想到这次通过上海时装周组委会,三方共创,促成了这场走秀。“我想表达的是人与自然还有科技的共生关系。”
在徐上茜看来,这些年机器人在国内迅猛发展逐渐替代人工。服装行业也需要科技介入,以便减少原材料、面料的浪费。也因此,她给机器人穿上了这一季的编织系列——游牧民族的九眼神,这是一种非遗编织技术做的服装。“非遗文化传达了有温度的故事和手工艺。机器人穿搭上,显得不那么机械。”
徐上茜是壮族,每季秀款她都会融入少数民族的元素,希望能开展文化传承,将时尚先锋的语言,呈现在秀场中。
她还透露说,自己没有单纯地让机器人走秀,而是融入了行为艺术的表演。“我想表达的是机器人也是自然中的生物,也可以蹦跳,是人类的渴望的延续。不管是项链也好,女模特的握手示范也好。都预示了未来人与科技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女模特亲自给机器人戴上的配饰是3D打印的鹿的形象,代表和谐与希望,传递了纽带的含义,代表通过机器人的帮助,人类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徐上茜还表示,此次机器人和机器狗能出现在秀场是三方创意赋能的结果。“这是非常重大的一件事,也是我们的荣幸,做到了破圈的效果。”
百衲布肌理与功能性剪裁
形成时空折叠的视觉诗篇
据悉,今天下午举行的NMTG 2025秋冬系列“失序与重构”秀的系列灵感溯源鄂温克族史诗《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萨满月光与驯鹿足迹中窥见游牧文明的生命张力。当工业齿轮碾碎草原牧歌,设计师以九眼绳非遗手工艺为经纬,融合库存面料零废弃编织技术,构建物质与精神的生态闭环。设计师将极简廓形与传统编织进行戏剧化对撞,百衲布肌理与功能性剪裁形成时空折叠的视觉诗篇。
但正如唐娜·哈拉维在《赛博格宣言》中所说:“我们从来都不是纯粹的自然造物。文艺作品中的自然与科技,实则是人类认知自我的两面镜子——一面映照出对原始生命力的乡愁,另一面折射着对技术奇点的恐惧与渴望。”
徐上茜介绍说,通过游牧(中国非遗)手工技艺创新的九眼绳,采用库存面料实现零浪费编织,是草原牧民特定生态环境下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织与延续。以设计师自身传统民族经历串联点,把时装的廓形、实用主义与传统民族元素相结合并对立,延续展现了极简主义线条和百衲布、传统手工编织等繁复手工艺与织物的融合与冲突。
据主理人徐上茜介绍,本季系列打破自然、人类与机器的界限,重构可持续的共生关系。当AI承接起劳作的使命,人类得以从机械循环中解脱,让被尘封的创造力与同理心重见天日,回归生命本真,那是“人”的纯粹模样。人形机器人G1首次亮相上海时装周新天地NMTG秀场,并与艺术家YIMING联合呈现赛博马艺术装置,共同探索人机互动的前卫表达。
据悉,徐上茜擅长通过可再生材料实现传统编织的数字化转生。其设计哲学先后斩获哥本哈根时装周金奖、RISE UP可持续设计大奖,作品登陆四大时装周并入选2023中国创意产业先锋榜单,形成横跨巴黎高定与草原文明的超现实叙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