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春眠不觉晓”,春季如何拥有一个好睡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春日阳气生发,万物复苏,传统养生观认为此时宜顺应自然,早睡早起。然而,不少年轻人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却遭遇了“春困”与失眠的双重困扰。
春困失眠问题如何解决?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主任金富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受困扰的年轻人来说,保持正常的作息非常重要;但若症状较为严重,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其中女性存在睡眠困扰的比例高达51.1%,显著高于男性。并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睡眠困扰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睡眠障碍不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卵巢功能减退、免疫紊乱等各种疾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国妇婴新开设的中医睡眠门诊中,首位前来就诊的翟女士,也是女性睡眠问题的典型代表,到了春季睡眠问题更加严重。三年前,她辗转于各个医院之间,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服用了各类药物。然而,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吃完药后只能勉强入睡两三个小时,随后便会再次醒来,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的身体不适,如心脏不适、头晕、气短、心慌等症状。
不久前,翟女士来到国妇婴中医妇科门诊寻求帮助。主诊医师、国妇婴中医妇科主任金富锐通过详细询问和专业的中医诊断,发现翟女士面色憔悴、舌体瘦小、脉象沉细,判断她的睡眠问题主要是由虚损病(虚劳)引起的。金富锐主任解释道,这种病症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劳倦过度或者久病失养等原因造成的。
针对这一情况,金富锐主任为她开具了八珍汤合归脾汤。经过两个疗程的中药汤剂治疗,翟女士的失眠、气短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再次复诊,发现翟女士的气血状况已有显著改善,脉象也较之前有力。考虑到她目前的恢复情况,金富锐主任在原有处方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了部分滋补药物的剂量,同时加入了一些具有改善脾胃功能的药材,以帮助她更好地运化吸收,进一步巩固前期的治疗成果。
至于春季睡眠问题高发的原因,专家表示,春天的光照时间显著变长,导致褪黑素的分泌相应减少。在漫长的冬季,人体逐渐适应了特定的光照和作息模式,而春天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衡。春季还是花粉过敏、换季感冒的高发季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夜间的睡眠质量。除了这些生理因素,情绪波动在春天也较为明显。不少人看似活力满满,实则能量透支,易出现春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而影响睡眠质量。而从中医角度来看,春天与肝气相通。春季人体肝血相对不足,易导致肝气郁结。肝郁进而化火,肝火扰乱心神,便会引起失眠。
据悉,上海三甲妇产科医院中首个“中医睡眠门诊”在国妇婴徐汇、奉贤两院区同步开诊。该特色门诊依托国妇婴深厚的中医底蕴和专业的诊疗团队,针对女性人群的特点,充分发挥中医“标本双治”的独特优势,运用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对女性睡眠问题进行个体化的根源性治疗。
“与西医助眠药物不同,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中药汤剂、花草茶、耳穴等安全无痛的方法,综合调理阴阳平衡、气血运行以及脏腑功能,使人体恢复自然稳态,从根源上改善睡眠质量。”金富锐主任告诉记者。
Tips 春季如何拥有一个好睡眠?
对于受春困失眠困扰的年轻人,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上床睡觉和起床时间,尽量避免白天长时间补觉,午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增加运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等,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与睡眠时间的间隔。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具有养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萝卜、黑木耳、香菇等,避免食用肥厚的肉类以及精制食品,还可以用玫瑰花、薄荷叶等泡水饮用;营造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
专家提醒,若症状较为严重,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