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纸鸢、集徽章……诗意解锁清明之美
2025-03-3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文 记者 吴恺/图、视频

听一首琵琶齐奏,来一次徽章收集,在手绘一架风筝的津津有味中,传承千年的“清明”节气无比生动。3月30日,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以“春韵清明 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以舞台展演、文化专题展与非遗体验三大板块内容,活动引领青少年感悟清明节气蕴含的生命哲思与自然和谐之美。

以手工感受清明古味

缝制一枚驱疫香囊、书写一幅节气书法、折起一只纸鹤放飞……3月30日下午,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北广场数个摊位前正热闹。“今天我是临时带着女儿过来的。”站在折纸鹤的摊位前,王女士耐心地教导女儿折叠粉色手工纸,对齐、叠好,让一张张纸变成漂亮的纸鹤,“对于低龄的小朋友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民间的手工艺是很重要的,我希望让她自己来感受一下,亲身体会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承载多重意蕴的时间节点,既能让人在此时节感受“万物齐一”的生机勃发,也是诗意的承载体。如何纪念清明节?来自民立中学的志愿者于魏同学拿起了纸鸢,随口念诗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这次清明节活动里,他和同样来自民立中学的志愿者睿恬同学在纸鸢摊位上忙碌,向前来的家长和小朋友们发放纸鸢,来者可以随意在纸鸢上涂画,DIY自己的纸鸢。

摊位上挤满了小朋友和家长,有人涂得蓝蓝红红,有人将纸鸢画成了燕子。“清明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而纸鸢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可以通过纸鸢体验节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是很好的事。”睿恬说道。

以诗词沉浸清明意境

广场的舞台上,琵琶齐奏《清明雨上》以婉转音韵描绘烟雨朦胧的江南春景拉开活动序幕。合唱团的《茉莉花》和《少年》展现了青春的生机与活力,清澈的童声与悠扬旋律交织。朗诵节目《致敬英雄》铿锵有力,童声嘹亮学员用语言回溯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壮举。弦乐重奏《映山红》和管乐重奏《奇异恩典》则形成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融。

一幕幕动人的表演,以生动的形式展现了清明之美。而在活动中心一楼大堂,“诗词长廊”凝练了跨越千年的诗意回响。从清明溯源,到踏青插柳等习俗集锦,到杜牧《清明》等经典诗词的意境重现,再到青团制作、风筝扎制等非遗技艺的图文解读,展览通过创意展板与互动装置,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的人文厚度。不少家长和小朋友在此驻足,共读诗句,体悟“慎终追远”的文化深意。

现场还有集徽章活动,只要参与现场活动,集满摊位章数,就可以获得限定徽章。有趣之余,也有清明的独特含义。“这个徽章有很多清明节日的元素。”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我们赠送的徽章上,会有纸鸢、杨柳叶等春天元素,让家长和孩子们能感受到清明节气的感觉。”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文 记者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