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视野下的上海城市更新,多元实践,焕新未来
2025-04-01 专题

聚焦新经济视野下的城市更新,讨论城市更新多元实践,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第30期“SEA-Hi”论坛请来了各路大咖。论坛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上海产业转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夏雨、铁狮门设计与工程董事总经理阴杰等发表了精彩演讲,与其他来宾共同探讨新经济时代城市更新的模式与方向。

张军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在宏观上受到了需求收缩的约束,主要在需求端寻找解决办法,他提出目前在货币政策上需要大幅度降息,显著降低融资成本和减轻债务负担。同时,从中长期来说要尽快形成扩大居民消费支出能力的长效机制,要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降低预防性储蓄率、同时放开对服务业的价格管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提升消费在总支出中的份额。城市更新也应该放在这样的大趋势和大背景下,助力城市经济转型,引领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

阴杰先生则更多地从他自身的城市更新实践出发,以具体案例阐述了他的城市更新观念。他指出:过去30年,上海经历了高速建设阶段,如今城市更新成为重要课题。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北京首钢园城市更新。首钢园有百年历史,与两次奥运会紧密相关。借助冬奥会契机,首钢园从以钢铁为产业的区域转型为文化、产业、生态活力兼具的城市复兴新地标,规划面积达8.6平方公里,是世界范围内规模较大的城市更新项目。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12个工业遗迹,并对其进行保护性再利用,如将二泵站改造为购物中心主入口,把7000风机房改造成商业中心一部分。同时,注重打造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如今已成为北京著名的城市微度假中心,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

在上海,他们在杨浦区五角场长租公寓项目上也做出了独特实践。在硬件更新上,对外墙、基本设备等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居住品质。软件方面,融入海派文化,还原上海传统居住理念,打造共享空间,让租客在公寓内就能感受到上海的历史文化氛围。公寓内规划了休闲室、KTV、健身区等多种功能空间,满足租客不同需求,致力于打造让人留恋的居住环境。

这些案例表明,在新经济视野下,上海城市更新应多维度考量。不仅要注重建筑硬件的更新改造,还要挖掘城市文化内涵,融入地方特色,提升软件体验。同时,城市更新要以服务人民为核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和公共空间促进中心副主任周文娜表示,希望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通过精心的规划、多元的融资、协同的治理,携手各方创造更大价值,实现可持续的城市更新。

文/杨颖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