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业”到“职业”,来华留学生就业展火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李怡洁
激昂的《中国龙》鼓乐表演中,来自复旦大学留学生鼓队的9名国际学生以中国传统鼓乐点燃全场。美国留学生康美丽以一首经典中文歌曲《好日子》献唱,展现跨文化融合的魅力……4月13日,由复旦大学、汉考国际联合主办的“2025上海高质量国际人才交流会暨高校来华留学生就业展”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开幕。
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30多所中国知名高校,京东、阿里巴巴、歌尔、洲际集团等40多家中外企业,来自全国的来华留学生、归国中文教师和志愿者近5000人齐聚现场,实现国际人才与中国式发展的深度链接。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党委副书记张旭说,语合中心将持续推进“中文+专业”“中文+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开展“汉语桥”“国际中文日”等全球品牌活动,继续提供“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新汉学计划”等人才培养项目,着力提升HSK考试服务水平,助力全球中文学习者更好地来华留学、实习就业,打通从“学业”到“职业”的“最后一公里”。
“人才无国界,创新无边界。”作为中国新能源领域企业代表,国轩高科总经理张铭杰说道。此次,国轩高科现场开放近百个全球岗位,涵盖研发、生产等领域,并推出“简历直通通道”。他引用“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呼吁国际人才以技术连接未来。
来自上海英国商会的Adam Davis是中英法跨文化背景的实践者,他表示“语言是打开机遇的钥匙”,并鼓励留学生“勇敢拥抱挑战,每个人的中国经历都是独特的,将它与你的背景结合,必将创造非凡价值!”
复旦大学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学生代表詹乘风分享了在复旦学习中文与金融的经历,称中国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实验室”,从移动支付到古琴文化,深刻体会到“君子和而不同”的智慧。“中国的每一天都在教我:真正的进步始于接纳差异。”
展会期间,现场气氛火爆。京东、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国轩高科等9家行业领军企业轮番登台宣讲,吸引了众多国际人才驻足听讲。展会同步开设“企业招聘展区”和“高校留学展区”,各参展企业和院校代表向在场国际人才全方位介绍职业发展、岗位需求、企业及院校情况以及其他就业、留学等事宜,咨询者络绎不绝。
来自巴基斯坦的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生阿里表示:“中国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速度和国际化视野让我震撼,我的中文水平已通过HSK6级,期待通过今天的展会在人工智能领域找到发展机遇。”徐工集团代表提到,留学生展现出的文化适应力远超预期,“我们计划与参展的相关院校达成‘订单式培养’协议,感谢此次展会提供机会让我们可以链接到如此庞大的高校资源群。”上海交通大学代表则表示,“企业现场发布的‘中文+’岗位需求,为我们优化课程体系提供了精准方向”。
2025上海高质量国际人才交流会暨高校来华留学生就业展是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实践,也展现复旦大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提升“留学复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据悉,此次活动是HSK留学中国与就业展首次联合国内顶尖高校联合举办。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协同联动,为国际人才提供了语言学习、专业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高质量“一站式”平台,构建了更加开放、多元的国际教育生态,为增强上海教育国际竞争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李怡洁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