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将聚焦“1+3”重点区域,全力打造“一城两翼”活力型服务枢纽
2025-04-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记者从4月15日举行的2025年新城发展行动方案新闻通气会暨首场“媒体看新城”集体采访活动青浦专场上了解到,今年,上海市研究发布了《2025年上海市新城发展行动方案》,聚焦4个方面,提出了8项行动。

当天,青浦也发布了《2025年青浦新城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将聚焦“1+3”重点区域(1是新城中央商务区,3是城市更新实践区、未来新城样板区和产业创新园区),秉持“产、城、人”融合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一城两翼”活力型服务枢纽。

▍ 提升新城在全市、长三角乃至全国产业格局中的显示度和竞争力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石燕发布了《2025年上海市新城发展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提出,聚焦新城特色产业细分赛道发展,市区协同做好企业服务和项目招引工作,提升新城在全市、长三角乃至全国产业格局中的显示度和竞争力。

去年以来,上海市新城办、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等部门会同各新城,依托市区协同机制,研究提出了首批共6条新城特色产业细分赛道,分别是医疗器械和高端装备(嘉定新城)、北斗及低空经济(青浦新城)、仪器仪表(松江新城)、新能源设施(松江新城)、美丽健康(奉贤新城)、大飞机全产业链(南汇新城)。今年将编制完成细分赛道专项规划,同步形成产业图谱和重点企业清单,建立市区协同下的沟通对接、政策聚焦、资源集聚机制,及时响应赛道发展各类需求,做好企业服务和项目招引。

该《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新城枢纽和一批重大交通廊道规划建设,强化新城内部道路对城市各组团间的联系和对重点区域的支撑。结合新城人口结构及多样化需求,强化新城保障性租赁住房精准供应。

该《行动方案》还提出,深入推进旧城区改建、城中村改造,加快新城低效产业用地处置和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盘活,率先推进新城国企产业用地分类处置,加快新城重点区域、相对成片地块的土地收储。继续实施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土地出让收入专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贴息等政策。

作为上海城市空间优化的重要承载区,上海五大新城近年来发展显著。2024年,五个新城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一万亿元,占全市比重约1/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50%,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明确新城首批6条特色产业细分赛道,在链主企业领跑下,各新城细分赛道工业产值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青浦、南汇、嘉定新城等细分赛道实现两位数增长。2024年,五个新城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近3000亿元,同比增长7.3%。

▍ 青浦将利用好老城厢文化底蕴,推动老城焕新,讲好青浦故事

青浦区副区长朱众伟发布了《2025年青浦新城发展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提出,青浦一方面要做强产业细分赛道,围绕“北斗与低空经济”,落实青浦新城特色产业细分赛道“七个一”专项工作、打造一批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另一方面集聚产业生态资源,持续完善产教融合资源布局、用足用好现有产业政策、优化新城产业发展环境。

该《行动方案》还提到了要着力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品质新城。一方面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另一方面增强城市空间品质,完善新城综合交通体系、优化新城住房保障体系、提升新城生态环境品质,青浦新城绿环一期13公里已经贯通,二期23公里贯通道也已开工建设,青浦新城站作为“三线换乘”枢纽,年内基本完成主体结构建设。

该《行动方案》还提出,要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资源集聚。一方面多措并举加快各类人才导入,加强对人才的落户、安居、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另一方面加快城市更新拓展新城发展空间,推动香花桥街道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征收签约。

据悉,着眼青浦新城91.1平方公里,青浦将延续“1+3”重点开发区域思路,2025年该区将锁定中央商务区以及老城厢两大核心区,唱响“双城记”。

朱众伟介绍说,其中,新城中央商务区——全力打造长三角企业入沪第一站,推动商务区破局出圈、快出成效。“我们围绕总部研发核心区建设做好产业导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快招商推介和在谈项目落地,启动青浦之芯岛综合开发。我们围绕新城绿色客厅建设做好场景打造,沿上达河生态活力廊,推动骨干交通网‘两横两纵’项目开工,加快勾勒水韵、绿网、蓝脉相融合的新城绿色客厅轮廓。我们围绕培育青浦新城IP做好活力引入,上达书院投入文商运营,完成外青松公路沿线环境整治提升,整理释放出200亩左右空间,举办草地音乐节活动。”

至于城市更新实践区,青浦将利用好老城厢文化底蕴,推动老城焕新,讲好青浦故事。朱众伟介绍说,今年,老城厢旧城区改建项目已经全面转入开发阶段。青浦将加快推进老城厢开发,引进片区综合开发运营合作方,加快“T”形水轴示范样板区建成,计划在5月份局部向市民开放。加快万寿塔路、漕舸东路等道路和绿地配套工程开工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完成老城厢历史风貌文化研究、开展历史建筑方案评估,完成面粉厂、水泥厂、水城门等区域环境改造提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