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花展“开”进思南,在这里遇见花花世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施剑平/图、视频
4月18日,2025上海国际花展如期而至。思南公馆作为2025上海国际花展黄浦主会场的关键部分,此次以“万物在发光”为主题,将于4月18日至5月11日配合举办画展系列活动,覆盖思南公馆与复兴公园两大区域,打造三大室内科普展、一个思南露天设计展与多场自然交流特别活动。与此同时,4月25日至4月28日首届“思南自然而然生活节”启幕,通过生活市集、流动音乐、大师瑜伽、大咖论坛以及工作坊、读诗会、纪录片赏映等百余场跨界活动,重构都市人与自然的深度联结。
三大主题跨界诠释生态与人文
作为花展期间的特别活动,三大室内特别展览亮相思南,包括了文学、设计和自然科普等丰富内容,从多元视角探索人与自然之美的联结。
4月18日至5月11日,在百年洋房内呈现自然主题的家居花展。“用沙发在客厅种出一片春日花海,这个春天住进沙花里”。在思南路49号一楼展厅中,汇集3位优秀设计师的家居作品,展品们个个暗藏玄机,每款沙发都有自己的独家花语,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里,思南重新定义自然与设计的共生关系。
花展期间,思南特别策划“万物在发光”生物多样性主题展,首次横跨思南公馆和复兴公园两大展厅,打造室内森林景观,并以最权威、最学术、最人文的生物科普内容展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案例与成果。思南的展厅将呈现三大板块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生物多样性的阐释”板块,向公众呈现全球范围内各行业为生态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第二部分是“城市与生物多样性”,叙述了上海这座城市通过合理规划、环境保护政策和社区参与等方式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第三部分是“黄浦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珍稀鸟类图鉴”,向公众介绍11种野生鸟类,并展示黄浦区调研发现的维管植物、浮游生物、鸟类、昆虫等各种生物近900种。
复兴公园的展厅则是深入介绍-黄浦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做的实践案例——通过打造口袋花园、立体花园和社区植物园来优化生态布局。逛完百年洋房中的展览,前往思南时区画廊可以打卡《虚构集2.0文学展》。
一场露天设计展点亮城市街角
花展期间,一场露天设计展也吸引了众人目光,展览以五大艺术互动场景为核心,让公共艺术点亮城市街角。
思南重庆路广场推出《记忆中的八音盒》春日互动装置,90后的装置设计师张雯洁介绍道:“作品以八音盒为结构原型,通过芭蕾人偶与仙人掌的组合,构建出一组关于童年愿望、舞台想象与都市柔软性的记忆空间。作为项目落点,思南公馆本身便是一处充满‘时间层’的空间结构,为这类‘具象情绪作品’提供了理想背景。这个装置来自城市记忆,充满了海派文化的印记和童趣,装置本身便与思南老洋房的调性十分匹配,探讨女性成长的远景。”
在思南花墙广场,长达10米高的墙上有发光字打卡点,墙下有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特邀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带来《从山谷来》的“Ted Hyber”装置,从法国山谷中漫步到思南,与鲜花绿植共舞,用春日新芽一般的明亮酸绿色传递自然的能量。思南小广场架起了一台《思南时光TV》,穿越时光的镜头,四季流转成诗,锁定思南特别频道,邀请公众走进布满鲜花的复古电视机,打卡属于在思南的美好时刻,思南始终与你同频。在思南街区,小红书设计周带来的《移动花房》载着绿植与收集各地设计师对春日的感受制作成的创意海报展形成流动的景观。而临街外墙则有“思南 001号员工”大橘猫热情登场,俏皮的猫爪和灵动的猫尾出现在洋房外墙,用毛茸茸的形象传递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场景。这些散落在街角的艺术元素,早已让整个街区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生动场域。
记者获悉,为了延续这份对自然的热爱与共鸣,也同时更深入、更全面地呈现“万物在发光”的主题,思南公馆将于4月25日至4月28日举办首届“思南自然而然生活节”。将集结近百家艺术生活品牌,涵盖鲜花植艺、非遗手作、零废弃设计等可持续消费品类。市集同步设置四个舞台,呈现40余场自然律动演出,营造充满生命力的氛围;首次在复兴公园展开百人瑜伽、百人铜锣浴等活动,邀公众与自然同频呼吸,感受海派文化的春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