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内,上海车展超百款车型首发
2025-04-24 上海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5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开幕。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参展国别范围更广,规模再创新高。

首发超百款新车,举办超150场新闻发布会……历经40年的发展,上海车展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行业顶级盛会。众多的首展、首秀,成为引领汽车产业链创新的强大引擎,也彰显出业界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实习生 张振宇

创新高 上海车展首发新车超百款

两天内,超百款车型首发,一场汽车科技盛会的帷幕已然拉开。

本届车展,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等车企携旗下众多品牌亮相。上汽集团以“懂车更懂你”为主题,在3号馆集中展示智己、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六家整车企业十个品牌的上百辆新车,总展示面积近2万平方米。

青年报记者在展台看到,本届车展还迎来了许多“新面孔”,特别在新能源品牌中,小米汽车、鸿蒙智行、ONVO乐道、firefly萤火虫、方程豹、iCAR、捷途纵横、广汽日野、吉利控股集团醇氢科技等新势力品牌首次参展。

除了各类汽车产品之外,与低空经济相关的飞行汽车产品也亮相此次展会。奇瑞汽车带来的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可以在自动驾驶和陆地驾驶模式之间切换;长安汽车带来了与亿航智能推出的飞行汽车,能够实现原地垂直起降,最大航程为30公里,最高飞行速度可达130公里/小时。同时,飞行汽车接入AI技术,支持自动驾驶功能;在小鹏汽车展台前,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采用分体式结构,由陆行体六轮汽车和飞行体有人驾驶eVTOL载人飞行器两部分组成。它既是全球唯一后尾舱能装下“飞机”的汽车,又是全球唯一能塞进汽车后尾舱的“飞机”,既满足用户日常通勤需求,又可拓展至户外越野、低空旅游、应急服务等使用场景。

上海车展之所以能释放如此强的产业能量,不仅因为这里有完整的汽车制造产业链和充足的人才储备,更离不开这里的政策支持和越来越优的营商环境。

就在车展开幕前一天,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丰田汽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丰田汽车将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旗下雷克萨斯独资工厂将落户上海金山区。上海将继特斯拉超级工厂之后,迎来又一座新能源汽车“超级工厂”。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加上国际化的市场条件,共同为车展的产业带动效应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撑。

毫无疑问,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驶入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创新赛道。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6年位居全球汽车产业产销第一,持续10年位居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电动化基础进一步夯实,智能化持续取得突破,中国品牌向上发展成果显著。

黑科技 充电1秒钟,补能2公里

想买新能源车,但又充满了续航焦虑?要买燃油车,但又对高昂的油价望而却步?

为了解决这些用车难题,在本届上海车展中,各家车企纷纷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有的企业发布了超充技术,让电车也可以做到“充电1秒钟,补能2公里”;有的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换电站,电池没电后,仅需三分钟,就可以完成换电;有的企业开始把目标对准新的甲醇燃料,而它的价格仅为油价的三分之一……

当下,主流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普遍达到了500公里以上。纯电动汽车用户的续航焦虑已从“跑不远”转变为了“补能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汽车行业中的各方都在持续发力。

“兆瓦闪充,油电同速”,在比亚迪的展台上,这八个大字被放在了十分显眼的位置。在一个月前的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正式推出兆瓦闪充的技术,在这次的上海车展上,比亚迪也将兆瓦闪充这一技术带到了现场。

“比亚迪发布的兆瓦闪充技术是以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1000V高压架构和10C高倍率电池为核心,实现了充电功率1MW(1000kW)的突破。在理想条件下,使用兆瓦闪充技术充电5分钟即可补充400公里的续航,即充电1秒钟,补能2公里。从上海到南京大约是300公里,也就是说,充电7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在上海和南京之间走一个来回。”展台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除了比亚迪,在这次的上海车展,华为也带来了2400A全液冷兆瓦级超充桩。和比亚迪发布的兆瓦闪充略有不同,这一技术主要是助力重型卡车的电动化发展。若是这项技术可以大力普及,不仅可以使物流行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还有助于让我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低碳化发展。“目前我们测试下双枪持续充电电流可以达到2400A,300度电池容量的重型卡车约15分钟即可充电到90%,补能效率较传统快充桩提升近4倍。”华为展台的工作人员说道。

据悉,当前华为与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首批将部署5000辆适配兆瓦超充的电动重卡,同时,华为还将积极参与制定兆瓦级充电协议,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上海车展40周年见证中国迈向汽车强国

从1985年应运而生,到见证中国汽车工业崛起,上海车展始终与产业脉搏同频共振。它既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更是技术变革的催化剂,记录着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铿锵步伐。

四十多年前,上海汽车和大众汽车的合作,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纪元,可以说上海是合资汽车的发源地之一。到了1991年,汽车工业就超过了雄踞上海第一大支柱产业40年之久的纺织业,成为了上海第一大支柱产业。

到如今,汽车业依旧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在2016年至2019年的巅峰时期,上汽大众年销量连续突破200万辆;上汽通用巅峰时期年销量也超过了200万辆。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嘉定汽车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4.4%。

据了解,中国汽车产量也从1985年的40万辆左右(以商用车为主),一路上涨至2024年的超3100万辆,实现了跃迁式发展。

四十年间,上海用事实说话。展馆面积从最开始的1万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超36万平方米,参展厂商从328家增至近1000家,参展国别或地区从22个增至26个——40年风云,上海车展俨然已发展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级车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上海将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上海车展将继续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共享合作的战略定力,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搭建好产业高端交流平台,为持续推动中国汽车工业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为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 陈嘉音 实习生 张振宇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