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考察的“模速空间”:到底有啥“模”力?
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
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焦点。自2023年9月揭牌以来,已辐射带动全区聚集大模型企业近400家,累计备案大模型43个(占全市61%),形成覆盖算力、基模、垂类应用的全产业链。
这片创新热土究竟有何“模”力?答案藏在技术、生态与场景的深度融合中。
技术突破的“核爆效应”
作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策源地”,模速空间汇聚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创智学院等“国家队”机构,以及阶跃星辰、商汤科技等标杆企业,共同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与开源生态建设。
在通用大模型领域,这里诞生了多个“首单首创”:书生通用大模型全链条开源,日日新SenseNova V6的多模态推理能力国内第一、成本最低,MiniMax-01性能媲美GPT-4o,而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的“伏羲”气象大模型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垂直领域,斑马智行以双模型架构开辟智能座舱新路径,联影智能的医疗大模型“术中助手”则直接赋能临床诊断。
这些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生态。上海创智学院联动31所高校推动人才对接市场,中国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加速语料开源共享,而“北斗七星”标杆企业与“群星”初创企业形成的矩阵,则让模速空间成为全球AI技术竞争的重要参与者。
生态赋能的“保姆式护航”
“手把手、肩并肩、心连心”,无问芯穹创始人用九个字概括模速空间对创业者的支持。从算力补贴到融资对接,从人才落户到场景匹配,这里以全要素生态破解企业“成长的烦恼”。
针对算力贵、语料缺等痛点,模速空间打造了“算力生态超市”,整合超10万张GPU卡,提供“免申即享”的百万元算力礼包,2024年累计补贴超3.6亿元。语料数据方面,联合市级平台开源高质量语料库,助力初创企业降低训练成本。金融支持上,千亿基金矩阵已为148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国资基金更以“三轮连投”助力潜力独角兽崛起。
更独特的是“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生态。企业无需远行,即可在楼内找到算力供应商、语料合作伙伴和应用场景需求方。这种密集的协同网络,让无问芯穹仅用16个月就从7人团队发展为估值近百亿的准独角兽,也让模速空间成为青年创业者的“首选地”。
场景落地的“人工智能标杆”
从实验室到市场,模速空间正加速AI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上海首家智能产品体验中心内,200余款“中国智造”产品展现硬核实力:星纪魅族的AR眼镜支持十余种语言实时翻译,成为车展“拓客神器”;商汤科技的“元萝卜”下棋机器人兼具娱乐与教学功能;稀宇科技的海螺AI模型则让视频创作效率倍增。
在产业端,模速空间推动“AI+”与医疗、金融、制造等场景深度融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与AI企业合作开发的电子病历助手、消化内镜智能体,将医生从重复劳动中解放;联影智能的医疗大模型实现分钟级影像分析,为精准诊断提供支持。据统计,徐汇区已发布超300个场景清单,举办400场生态活动,覆盖百万人次。
“模速空间”的“模”力,本质是技术、生态与场景的乘数效应。这里不仅是中国大模型创新的“核爆点”,更探索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全周期发展模式。随着“伏羲”“书生”等标杆技术走向全球,AR眼镜、智能医疗等产品重塑生活,这片热土或将重新定义人工智能的产业版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上海徐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