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温昆太四地首次探索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发布家校社协同育人数字资源共享清单
2025-05-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5月13日,第六届“嘉温昆太”家校合作交流会暨嘉定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展示活动启动。现场,嘉定、温州、昆山、太仓四地首次探索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优质课程,正式发布四地家校社协同育人数字资源共享清单。清单第一季共100门课程,汇聚四地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学段、全场景,精准服务家长教育需求,促进家校社三方深度融合。所有课程均可通过“嘉家幸福”平台、温心有约小程序、昆山家校合作公众号、太仓教育公众号一键获取。

  ◇  学校定制课程帮助家长实现蜕变  ◇  

从2019年起,嘉定、昆山、太仓共同发起跨区域家庭教育合作倡议,后来温州也积极加入,四地教育人共同围绕家庭教育主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交流及牵手合作,形成了富有影响力的跨区域教育品牌。今年,四地再次携手,共同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

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书记、校长季迅群在主题分享时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企业家妈妈想让女儿将来接手自己的事业,于是早早让四年级的女儿参与到公司的直播事业中,孩子每天放学后,双手轮流操作五六台手机,比公司的员工表现还要出色。但时间一久,孩子的手部动作变形了,眼神也变得不一样了,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接到女儿班主任的问询时,这位妈妈才发现不对劲。

“这位妈妈被女儿的‘工作能力’所迷惑,没有认识到孩子是在用神经肌肉系统超负荷运转和视觉系统透支换取短期的技能,更没有认识到企业接班人培养需要完整的成长阶梯。”季迅群说,为了改变这位家长揠苗助长式的育儿行为,老师邀请她参加了学校的潮爸潮妈成长课程营,通过课程学习,这位妈妈逐渐了解了孩子成长的规律,掌握了母女沟通的智慧,并实现了从功利型家长向成长型家长的蜕变。“我们的潮爸潮妈学堂涵盖了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学习内容,学校为每一位家长都私人定制了学习课程。”

  ◇  嘉定打造家门口的成长赋能阵地  ◇  

这样的案例在嘉温昆太四地家校社协同育人探索中并不鲜见,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许敏杰介绍说,近年来,嘉定区深耕家校社协同育人领域,以构建“15分钟家庭教育服务圈”为抓手,匠心打造家门口的成长赋能阵地。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42所“上海市家庭教育工作示范校”,46所区“十四五”家庭教育示范校,40所区“十四五”家庭教育特色校。家长委员会形成“区、校、年级、班级”四级管理体制,各中小学、幼儿园实现家长学校100%全覆盖。

聚焦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嘉定区还推出“嘉师有约”家庭教育大讲堂,每月面向全区家长开展调查问卷,收集回应家长在亲子沟通、育儿智慧、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困惑和需求,组织区内一线特级教师、德育骨干教师、班主任、心理教师以及学科教师、家长志愿者等,以身边真实事例为生动素材,大力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自2021年12月开讲至今,大讲堂已连续举办39期,涵盖家庭亲子、健康成长等核心议题70余个,形成100个精品主题课程,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50万人次。逾98%的家长对课程和专家表示满意,82%的家长表示通过大讲堂,更加重视亲子沟通和孩子身心发展了。

活动现场,嘉定区“邻嘉学院”正式揭牌,将汇聚名师、家长、社区骨干,让科学育儿理念扎根社区、惠及万家。同时,成立了嘉定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首批来自10个成员单位的特色协同育人项目也正式发布。未来,嘉定将以“教联体”为枢纽,联动委办局、街镇、在嘉高校、科研院所,推动教育资源精准下沉,构建家校社共育模式,为上海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嘉定经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