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ISA,能感受的可不只有音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今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依然备受文艺爱好者追捧,目前13场售票演出的整体销售超过80%,超过一半的场次在开票当日就已宣告售罄。但是,MISA的魅力之所以年年登上乐迷的夏日文艺“必选榜”,除了主体演出,还因为它丰富多元的延展活动——不断创造着在这座城市与音乐相遇的不同场景,用音乐丰富市民和游客的艺术体验。
去年夏季音乐节首次推出的文化谈话栏目MISA Talk,以跨文化视角阐释当季主题,展现文化的立体切面。今年,MISA Talk聚焦人类与自然共生的话题,并首次走出音乐厅,与市民一同解锁生命密码。
首场MISA Talk将移师本届MISA第二现场的举办地宝山,在宝山区文化馆开启一场中医养生之旅。邀请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施俊,传承中医饮食养生智慧,系统讲解夏季饮食的调养方法。
金山区朱泾镇待泾村曾经因无序养殖带来诸多环境问题,且饱受水患,如今洼地蝶变为国家4A级景区,并作为中国案例登上联合国COP15大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园》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讲台,向世界讲述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故事。7月4日,作为这首生态文明交响曲的演奏者之一,来自生态园的张丹,将为观众讲述“花开海上”的故事,聆听金山花语。
7月5日,由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植物园联合委约青年作曲家梁皓一创作的《树》即将全球首演。音乐会前,上海植物园科研中心的周灵燕,将为观众带来一场题为“树木——自然与城市的守护者”的科普活动。契合“树”的主题,上海交响乐团还将与上海植物园联合打造,MISA期间将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B1长廊改造为“MISA森林”,呈现“树木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树木科普展。值得一提的是,7月5日音乐会前,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家于任超将在展览现场,以琴音与树木的自然之声展开一场独特的音乐对话。
7月8日,来自比利时的金翅雀古乐团将登台MISA,其名称来源于维瓦尔第的一首描绘金翅雀的协奏曲。演出当日,上海自然博物馆馆员葛致远,将与现场观众聊聊自然界中种类多样的金翅雀以及它们背后的自然保育故事。
留鸟、冬候鸟、夏候鸟、旅鸟……快门里这些美丽的鸟儿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人类活动、外来入侵物及屡禁不止的盗猎现象给野鸟种群数量带来巨大的威胁。第五场MISA Talk邀请到“野羽环境保育志愿者”项目创建人朱维佳在新天地上药大厦,分享他带领同伴们长达10多年穿梭在田间林地的护鸟历程。
很少有人会把上海这座大城市与自然界和野生动物联系起来。然而事实是,仅鸟类,上海所记录的种类就超过中国总鸟种的三分之一。人类城市的发展也反映着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变迁。第六场MISA Talk,身为自然科普达人、知名科普作家的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何鑫,将在城市天际线上海中心大厦52层的朵云书店旗舰店,讲述上海这座城市的自然故事。
创办于2019年的“全城交响”品牌活动,音乐家们将音乐的感动带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把整座城市变成一个打开的音乐厅。今年“全城交响”再次升级,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毛里求斯、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国远道而来的音乐家首度加盟,与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上海乐队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以及来自上海各中小学艺术表演团体的同学们,一同“全城交响”,将音乐的美好带到城市的街角,为市民和游客制造一次次与音乐偶遇的惊喜。
从MISA第二现场的举办地金山,到网红打卡地标西岸梦中心,再到城市红色文化地标淞沪抗战纪念馆、四行仓库,以及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音乐角、锦和越界尚城、百新书局、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等地,都被标记在了这张由中外音乐家共同编织的音乐地图中。11场“全城交响”将在8个不同的城市空间上演各具特色的音乐体验。
记者获悉,本届夏季音乐节以“写给未来”为主题,探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时代命题。所以,演出之外,围绕“环保”关键词,MISA还联合上海植物园、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银联、哈啰、爱回收等“环保行动合作伙伴”设计主题活动,拓宽了更多市民、游客参与MISA的方式。6月的每个周六都有一场MISA Workshop,邀请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的朋友一起以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今年夏季音乐节举办期间,上海交响乐团将首次推出MISA Pass,内含线上线下观演指南及品类丰富的coupon,涵盖艺术场馆、书店、音乐商店、酒店、餐饮、美妆、服饰、出行等不同业态的商户,是MISA在文体商旅展融合上的一次全新实践。
MISA不只是一个音乐节,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热爱生活、分享快乐,用音乐感染身边的人,正是MISA办节的不竭动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