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购物节”全市线下消费3785亿元,“一圈一策”特色化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五五购物节”掀起商圈消费高潮,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6月27日从市商务委获悉,2025年1-5月上海商圈零售额规模、客流热度均呈现增长态势,零售额规模创同期最高。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购物节启动近两个月全市线下消费总金额为3785亿元,日均消费67.6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0%。
◆ 15个商圈零售额同比增速突破10% ◆
根据上海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市开放战略研究中心对50个重点市级和地区级商圈开展数据监测显示:1-5月,重点监测的50个商圈零售额同比增长2.1%,增速高于社零0.7个百分点,零售额规模为“十四五”以来最高,其中有15个商圈零售额同比增速突破10%。
5月,随着“五五购物节”的正式启动,沪上商业企业积极响应,各项促消费活动陆续开展,消费市场持续火热,各大商圈零售额、客流量同比增速比1-4月分别高2.1、2.8个百分点。从商圈表现看,小陆家嘴-张杨路、南京西路、南京东路等头部商圈零售额规模排名前三,世博、豫园、真如等商圈零售额增速位列前三。
近两年,随着过境免签政策持续放宽优化,以及免签国家范围逐渐扩大,上海入境旅游市场活力加速释放,有力带动旅游型商圈消费热度持续攀升。豫园、南京东路、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商圈受到外来消费热潮带动,1-5月,重点监测的6个旅游型商圈合计零售额占50个重点商圈零售额近三成,徐汇滨江、杨浦滨江、北外滩等8个滨水商圈合计零售额占50个重点商圈零售额超二成。
此外,1-5月全市重点监测的50个商圈客流同比增长8.5%,其中38个商圈客流实现同比增长。从客流规模看,排名前三的商圈分别是南京东路、小陆家嘴-张杨路和南京西路。从客流增速看,排名前三的商圈分别是世博、打浦桥和五角场,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从商圈消费力(单位客流产生的消费额)来看,赵巷、小陆家嘴-张杨路和南京西路位列前三,消费力均超平均水平60%以上,这三大商圈拥有定位高奢的商场或奥特莱斯企业,单位客流消费转化率优势显著。
◆ “一圈一策”实现商圈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
自《上海市商圈能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发布以来,上海正在加快打造“全球风、东方韵、万商汇、活力源”的全球消费展示窗、消费市场制高点、消费潮流风向标,加快建成闻名遐迩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流商圈。
“香港─沉浸式之旅”巡回展览正在上海新天地时尚一期免费开放,设有“国际金融中心”“创新及科技枢纽”“澎湃创意之都”“多元和绿色城市”及“体育动感之都”五个展区,代表香港的各个虚拟场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透过多重互动艺术投影、灯箱和裸眼3D装置,呈现香港各方面的魅力,科技感拉满。
随着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即将盛大开幕,上海新天地于6月27日启动“新天地·聚一夏”主题活动,除了香港沉浸之旅文化周外,还有韩国潮流快闪等活动,并持续优化品牌业态,引入多家高能级首店,让世界在此聚一夏。
淮海中路商圈围绕“高雅时尚”整体定位,HAI550打造国内首个以“可持续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商业空间,HAUS NOWHERE未来零售空间焕新升级。太平洋新天地、龙凤商厦、香港新世界文化商都等项目加速推进,打造更多标志性、特色化的高品质商业空间。
五角场商圈打造二次元主题商圈特色品牌,形成“主题商圈+垂类商场+特色街区”的泛二次元年轻消费立体布局。百联ZX造趣场目前集聚46家二次元专业商户,首店比例达80%,调改后2025年1至4月客流销量同比增长近一倍。
商圈对于周边区域的辐射效应同样不容小觑。2025服务零售产业大会数据显示,以陆家嘴为中心的30分钟车程圈,共汇聚超15万家服务零售门店和1万多个自助服务设备,超20万经验丰富的服务手艺人在此就业与工作,提供100多万种服务零售项目,在美团平台日均产生8万多个订单。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打造万商云集的全球顶级商圈,更好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市商务委一级巡视员张国华介绍说,坚持“商圈规划”和“商业策划”并重,既加强对全市商业设施规划的统筹调控,做到有保有控、有增有减,又大力吸引国际一流企业参与重点商圈、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打造精品商业地标。坚持“供给创新”和“需求引流”并举,促进“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持续发力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等新模式。坚持“硬件升级”和“软件优化”并抓,引导和支持企业推进存量商业转型升级,以优质服务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