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头发为他人点亮一盏小灯,86名志愿者“为爱捐发”
2025-06-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一缕发丝能有多重?对于病房里的孩子来说,却承载着他们对奔跑与童年的渴望。十年前,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的初中生被患儿的故事触动,发起“为爱捐发”行动,一句“待到长发及腰时,定是爱心捐发日”的誓言,让一缕缕青丝化作希望的桥梁。6月27日,“为爱捐发”公益活动走过十年,86名志愿者现场剪掉长发,这些头发将由专业机构制作成假发套,赠送给申请的患儿佩戴。

头发不够长去年没捐成

二年级小学生今年如愿捐发

上午10点多,随着理发师手中的剪刀落下,华师大四附中七年学生李美彤留了好几年的长发被剪下。“终于实现了我的一个小愿望,内心感觉无比快乐和自豪。”李美彤说,六年级入学时,听说学校有“为爱捐发”的活动,自己就默默留起了自己的长发,这次能得偿所愿,而且还是在项目十周年这样的里程碑时刻,感觉非常幸运。

最近,李美彤正在儿童医院进行职业体验活动,也见到了很多小患者。“有个女孩,因为化疗的原因头发都掉完了,她总是戴着自己的帽子不肯摘下来。”李美彤感慨地说,那一刻很庆幸自己参加了捐发活动,想到自己的头发有可能被做成一顶漂亮的假发,戴在她头上,让她重拾快乐、找回信心,感觉这是自己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参加‘为爱捐发’活动让我明白,善意从不需要惊天动地,一束头发、一份坚持,就可以为他人点亮一盏小灯。”

嘉定区金鹤学校二年级学生陈心愉一早和妈妈赶到了华师大四附中的捐发现场,剪发时发现理发师就是去年劝自己回去“再养养”的那个理发师,而理发师也还记得这个去年因为头发长度不够没能捐成的小姑娘。“真是太巧了。”理发师开心地与陈心愉合影留念。

“她的头发从幼儿园就开始留了,去年来捐,结果长度差一点点,没捐成,出门就哭了。”陈心愉妈妈笑着说,今年的长度肯定够了。拿着剪下来的长发,陈心愉很开心:“可以帮助患病的小朋友了。”

上海同大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林芷灵带着庞大的“后援团”来捐发,妈妈、表哥、表妹都一起为她加油。“感觉头上轻了两斤。”虽然有些不舍,林芷灵还是很开心。她的头发从三年级起就没再剪过,平时养护得很好,在网上得知捐发的信息后,立即决定来捐,“平时妈妈就经常对我进行各种献爱心的教育,所以很自然就想来(捐发)”。

汇聚16家“爱心捐发点位”

“为爱捐发电子地图”更新发布

十年前,一句“待到长发及腰时,定是爱心捐发日”的誓言,让一缕缕青丝化作希望的桥梁。十年来,无数志愿者剪下长发,为病房里的孩子送去勇气与温暖。

十年前的第一位捐发者兰心,2016年从华师大四附中毕业,如今已在耶鲁大学就读。回想起十年前的捐发,兰心坦言,当时并没有觉得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只是想为别人做点什么,“但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这次捐发就像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十年前悄然种下,并在我心底慢慢生长。”兰心说,在自己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这件事常常给自己带来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暖和力量,并教会了自己常怀感恩。

“十年前华师大四附中的毕业生们以青春之名发起‘爱与担当 从头开始’的倡议,6位少年剪断长发,点燃了一场跨越十年的爱心接力。”华师大四附中党总支书记王萍说,十年来,捐发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6名学生壮大为来自10所捐发联盟校的数百名志愿者。从一所学校的倡议到10所学校的爱心联盟,这份爱的接力,因每一位志愿者的加入而生生不息。

活动现场,“为爱捐发电子地图”也更新发布,这份地图汇聚了16家“爱心捐发点位”,覆盖学校、社区、美发沙龙和医院,以小手牵小手的温暖实践,让爱心从校园走向社区。

为了纪念为“为爱捐发”公益活动十周年,今年,面向十所捐发联盟学校的同学们征集了“为爱捐发”十周年纪念LOGO设计作品。此次捐发现场,从百余件作品中评选出来的最具代表性“十佳LOGO设计”也进行了展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