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与人才如何双向奔赴?“金颛·链才兴园”服务项目试点推出
2025-07-0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丰富多元、特色鲜明的园区,不仅是产业集聚的高地,更是人才成长的沃土。7月3日,以“链才·共生·破界”为主题的第三届“大零号湾”国际人才月颛桥镇“金颛”园区链才共生行动暨“青才启航”活动启动,聚焦“园区人才协同发展链”主题,讲述颛桥聚合园区平台,链接企业主体,激活人才创新源头,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篇章。

记者了解到,目前颛桥一共有58个园区,其中,山谷you帮是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总经理刘水彬以“实、全、活”为关键词,分享了其带领团队在仅50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孵化了190多家科技型企业、110多个创业项目的“小身材大能量”秘诀。在今天的活动中,包括“最迷你园区”山谷you帮、“最未来园区”淡水河畔科创园、“最科技园区”漕河泾颛桥科技绿洲、“最活力园区”金地威新科创园、“最好逛园区”光华创意街区在内的全镇最具特色的五大标杆园区组成颛桥园区人才协同发展联盟,将通过春申人才学院颛桥分院及园区专委会平台共同运行,优化“金颛”服务质效,打造集服务、赋能与协同于一体的园区人才生态圈,生动实践“园区兴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产业强”的发展路径。

针对产业发展和青年人才需求,颛桥推出两大平台,开设“检验检测技能成长营”“青年人才成长课”,共探育才路径。

据悉,检验检测产业是颛桥的特色产业名片和核心竞争力。在随后的环节中,闵行领军人才、上海博优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检验检测专委会主任谢炜与闵行春申杰出人才、实朴检测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进,围绕“如何培育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结合企业实践,深入探讨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迫切需求与宝贵经验。何梦达是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四学生,在听了杨进博士的分享后颇受启发:“作为一名应届生,我正在思考如何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检测虽然和专业对口,但就像杨博士说的,年轻人容易觉得做重复性工作没意思,其实可以专心致志地把一件重复的事情做到极致,也是很快乐的,而且是更持久的。我也很期待主办方安排的园区参访活动,让我们这些应届生可以对颛桥产业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之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如果说成长营是“实战练兵场”,那么“青年人才成长课”就是“综合赋能站”了。打开清单,记者注意到课程精心设置了AI技能精进、职业领航、文化体验、运动解压等多元化课程,将在五大标杆园区、人才公寓及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落地,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生活的青春空间。

作为全国首个设立“人才学”交叉学科的高校,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与春申人才学院颛桥分院正式签约“颛才共策”生态合作计划,该项目是校地合作人才政策服务模式的首创,将加快“政策人才”赋能“人才政策”的良性循环。今后,会有一支华东师大的“人才学博士生志愿服务团”走进颛桥的园区和企业,带来前沿的政策解读和智力支持。

继去年推出广受好评的“颛”属人才礼包后,今年,颛桥联合上海临港漕河泾人才有限公司,重磅试点推出“金颛·链才兴园”服务项目。该项目聚焦人才服务的精细化与便捷化,提供覆盖人才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管家式精准服务,包括政策咨询、文化融入、引才支持、企业管理等10余项内容,如针对企业人才因生产经营需资金周转时,人才学院与漕河泾颛桥科技绿洲建立了24小时的响应机制,为企业提供金融上门服务。此外,金地威新科创园“颛引U+(Z-UP Space)外国人才服务点”揭牌,打造服务国际人才的便捷窗口,增强归属感。

在今天活动的最后,“青年人才进名企”园区直通车鸣笛发车,满载青年才俊的直通车驶向颛桥各园区,将通过沉浸式名企参访、搭建校企对接桥梁,提升青年就业竞争力,助力其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利过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