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高挂,为什么小暑节气后多雷暴天气?
2025-07-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7月11日,受东风波西进影响,昨夜起上海降水频繁,暴雨蓝色与雷电黄色双预警高挂。小暑节气后雷暴天气频发,市民朋友们需关注最新天气资讯,防暑防雷雨。

受东风波西进影响,昨天夜里起本市的降水变得频繁起来,上海中心气象台于今天凌晨4时20分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04时20分继续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全市将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请注意防范。目前,本市暴雨蓝色和雷电黄色预警仍旧高挂。

预计白天上海继续受东风波影响,阴到多云有时有阵雨或雷雨,局部可达大雨到暴雨。云团上岸过程中还可伴有雷电。上午的降雨分布不均,本市中部南部雨量相对明显。接下来这一阵时间要长一点,下过雨的地方,也可能再下一遍。大家外出带好雨具,注意关注最新的预报信息。

今天气温是近期本市气温的低点,预计最高气温在30℃左右。风力不弱,东到东北风4~5级阵风6级,沿江沿海地区5级阵风6~7级。相对湿度95%~70%。体感上略有些潮湿闷热。

小暑节气前后,是一年中雷暴最多的一段时间,你知道为什么小暑多雷暴天气吗?据中国气象局原公共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介绍,我们国家有季风气候特点,小暑前后的月份已经开始暑热了。西南季风爆发以后,有足够的湿度、水汽和热量向北开始输送。同时,有冷空气,还有其他包括暖区降水的出现,导致强对流天气多发。

冷空气特别强,在其控制下不容易出现强对流,暖空气的势力范围为主的时候也不容易出现。往往就是在冷暖空气交汇而且进退的过程中,强对流天气最容易出现。所以,到了小暑节气,正好是冷暖空气边缘摆动最为频繁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

对于强对流天气的预防,特别要注意一些雷暴单体突然发作。因为夏季热对流条件非常好,一小朵云就能突然发作,然后出现雷雨大风甚至是冰雹。公众如果发现气象部门发布了强对流天气预警,那么应当尽量减少外出,减少暴露在强对流天气下的风险。

双休日上海继续受东风波影响,阵雨依然神出鬼没,其中周六上午到傍晚,周日凌晨的降水相对明显。双休日气温保持在26~31℃之间,体感和今天相近。下周,上海将主要受到副热带高压影响,晴热高温天气回归。气温高,能量足,防暑降温的同时,还需留意午后迅速发展的局地热雷雨。

此外,三伏天快到了。今年的三伏天将于7月20日开始,共计30天。其中,初伏在7月20日至7月29日,共10天。中伏在7月30日至8月8日,共10天。末伏为8月9日至8月18日,共10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