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检察公益诉讼全过程,纪录片《人民的利益》见证法治的力量
2025-07-17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部检察公益诉讼大型纪录片《人民的利益》,7月15日晚播出了首期后,受到了观众和业内的好评。记者获悉,这部上海出品的纪录片,主创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深度调研了近百起正在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最终选取了七例蹲守拍摄,沉浸记录”,历时一年,基本跟拍完了这些案件办理的全过程,见证了“硬骨头”“老大难”等公益损害问题的整改。通过矛盾冲突和化解的真实性,呈现公益诉讼的复杂性,彰显检察公益诉讼的监督属性、治理特点和制度优势。

这部纪录片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新闻办公室指导,检察日报社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出品、爱奇艺联合出品,真实传媒秦博、刘跃工作室制作。据了解,为了确保办案记录的精准性和规范性,《人民的利益》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担任总顾问,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新闻办公室全程指导。

上海电视台真实传媒青年导演秦博、刘跃联袂创作,工作室团队长期关注深耕社会现实题材,代表作品《人间世》《人生第一次》《一级响应》《火线救援》等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在前期调研阶段,主创团队、摄制组与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检察院建立联系,跟随一线办案检察官讨论、取证、磋商、听证,亲历办案活动,积累案例素材。

主创团队深度调研近百起正在办理或准备立案的具体案件,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视角,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案例,展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冰山一角。团队还拜访了有关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志愿者等,力求跳出检察看检察,呈现公众参与和社会共识。纪录片每一集都是极具冲击力和新闻性的社会议题,如何做好这些主题的表达,对于导演们来说充满了挑战和考验。2024年近一年的时间,主创团队分成10个小组,分赴全国各地,深扎检察一线,与检察官们一起工作、生活,一起探索如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我们深知,这样的工作方法对拍摄对象会造成多少麻烦和不便,特别是检察官们在办理案件时,经常还要面临复杂、敏感、不可控的局面。镜头让人无处躲藏,太有压迫感了。”秦博、刘跃表示,“但好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记录到影片里那些真故事、真感情,甚至是真矛盾。我们自身才能有如此强烈的生命体验和深度思考,能够和检察官们同频同感,去理解当下中国法治进程中,检察公益诉讼起到的作用和意义,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情况作说明时强调,“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有利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行政诉讼制度,也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随后,一场在中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渐起声势。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初创开拓到发展完善,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标识性概念、原创性成果。2015年7月1日,为期两年的检察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正式开始。2017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建立。同年7月1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施。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初次审议检察公益诉讼法。

“公益诉讼的提出,实际上是将传统上属于内部关系的领域,变成了一个受法律调整和规范的外部关系。由于它有诉讼作为后续的保障,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能够更加理性、更加积极地去对待彼此的职责。”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成协中对主创团队说,这也让他们更加感受到了自身工作的意义。

纪录片将通过实践样本的生动呈现,引发社会各界对检察公益诉讼立法的更多关注与讨论,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纪录片通过卫视频道、互联网、短视频等多平台联动,将触达更广泛的受众,让更多人了解检察公益诉讼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信仰。《人民的利益》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次法治宣传教育的生动实践。

据悉,该片于7月15日起每周二22点档于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播出,看东方、爱奇艺、快手等平台同步推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