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续写志愿青春,第十三批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出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实习生 邓天银/文 吴恺/图、视频
今天清晨,第十三批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出征仪式举行。新一批志愿者们接过接力棒,满怀热忱踏上传递爱心与友谊的新征程。
◆ 续写中老友谊,奉献青春大爱 ◆
从澜沧江畔到湄公河旁,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一条蜿蜒的河流,牵起中老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深厚情谊;一支支青年志愿者队伍,在老挝接力续写志愿青春。今年,经过严格的初试、面试及审查研究,最终遴选出11名青年组成第十三批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将投身中文教学、英语教学、平面设计、针灸、作物种植、农业经济等服务岗位。
本批派遣的11名志愿者主要来自机关、地区、大口和高校系统,平均年龄29.5岁。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5人、大学本科4人。具有学历高、专业技术精、志愿服务意愿强等特点。
出征现场,第十三批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激励志愿者们在老挝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相关领导给志愿者代表赠书,勉励他们以知识为桥梁,用青春书写中老两国人民携手共进的新篇章。
队长侯俊伟作为代表发言,他表示:“我们将传承和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深入民众,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爱心,为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把志愿工作做深做实,展现中国青年的青春担当。”
团上海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对志愿者们寄予厚望,他表示,希望志愿者们传承使命、实干奉献,为促进中老友好作出新贡献;团结协作、严守纪律,展现中国青年昂扬奋进的良好形象;扎根当地、开拓创新,携手开创援外志愿服务事业新局面。
“当队旗交到手中时,我深刻感受到这抹中国青年志愿者红所承载的期望。我们将不辱使命,用实际行动服务老挝人民,用青春与汗水为赴老挝志愿服务工作书写新的篇章。”侯俊伟代表服务队双手接过旗帜,随后服务队正式出征。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由团中央、商务部共同组织实施,援老挝项目是该计划实施的首个项目。自2002年以来,上海共青团先后选派13批共134位优秀青年赴老挝开展志愿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志愿者在老挝累计教授中英文课程近6万课时、教授计算机课程逾2万课时,参与大小外科手术1300余例、完成门急诊等日常护理计2万余人次,他们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了亮眼的青春答卷。第十三批志愿服务队又将在老挝续写新的志愿故事。
◆ 结合所学所长,挥洒志愿汗水 ◆
此次服务队队长侯俊伟来自团市委学校工作部,其志愿之路早在大学时便已开启。身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他每周都会投身社区对口帮扶,为青少年提供一对一功课辅导,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更让他深切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价值与成就感。参加工作后,他在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持续深耕,志愿服务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志愿者招募的消息传来,侯俊伟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中文教学岗。为更好地开展教学,他提前与往届志愿者交流取经,结合老挝学生的特点精心准备教学材料。他满怀期待地表示:“我们计划在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文化活动,通过剪纸、灯笼制作等互动形式,让老挝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凭借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侯俊伟对队长工作也有着详细规划:“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要传承好志愿服务精神,维护好大国形象,接续好中老友谊。作为队长,我更要引导每位志愿者充分发挥作用,健健康康出征,平平安安回家。”
副队长单静怡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大学期间就荣获上海市杰出志愿者称号的她一直渴望在更广阔的志愿服务舞台上发光发热。此次赴老挝,她已准备好针灸、火罐、艾条等物资,计划运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方法,为当地百姓治疗常见病症,助力解决内科疾病,并与当地医生分享经验。
作为团队中的医生和副队长,单静怡表示她将运用专业知识保障队员健康,预防东南亚地区可能存在的传染病,并努力克服语言沟通、气候差异及文化适应等挑战。“我们相信能圆满完成任务,不仅帮助老挝人民,也让我们自己获得成长,加深团队情谊。”
26岁的赵安英来自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是本次服务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作为农业经济岗位志愿者,她计划将上海休闲农业经验引入老挝。“老挝的咖啡、香蕉等产业成熟,我想帮助优化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广模式。”此前,她曾参与杭州千岛湖助农志愿服务,协助农户完成葡萄种植与销售,这段经历让她对老挝之行充满信心。
“单位的一位同事也曾加入援老挝服务队,以播音员身份促进中老文化交流。”赵安英告诉记者:“志愿服务不仅是帮助他人,更是两国青年共同成长的纽带。我也想在老挝展现出咱们中国青年的担当,也把他们的农业智慧带回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实习生 邓天银/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