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号台风“罗莎”生成,海上形成三台风共舞格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台风进入活跃期,扎堆生成。7月24日中午,今年第9号台风“罗莎”生成。周六前后本市受到“范斯高”外围环流影响,风力增大,降水略有增强。
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7号台风“范斯高”(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4日)早晨5点钟位于浙闽交界东偏南方大约83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23.7度、东经127.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为100-260公里。
预计,“范斯高”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转偏西方向移动,将于今天傍晚移入东海南部海面,并向浙江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减弱。
同时,南海热带低压已于昨天晚上加强为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Co-may;名字来源:越南;名称意义:一种草;竹节草),今天早晨6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西北方向约350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纬16.5度、东经118.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8百帕,七级风圈半径为120~200公里。
预计,“竹节草”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东偏南方向缓慢移动,强度逐渐增强。24日傍晚开始转向东北方向移动,逐渐向菲律宾吕宋岛西北部沿海靠近,24日夜间至25日上午在吕宋岛西北部沿海登陆(23-28米/秒,9-10级,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尔后进入巴士海峡并趋向台湾以东洋面,强度逐渐减弱。
此外,今年第9号台风“罗莎”于今天中午生成(台风档案:中文名称:罗莎;英文名称:Krosa;名字来源:柬埔寨;名称意义:鹤。)预计“罗莎”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未来对我国近海海域无影响。
为什么台风命名除了编号还有名字呢?气象部门介绍说,因为有时候北半球会同时有多个台风或飓风存在,仅有编号会容易混淆,因此会给达到热带风暴级别的台风以命名和编号。
台风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如2018年第10号台风“安比”完整名称为“1810安比”。
台风名字由环太平洋的14个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家和地区)共同制定,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组成140个名字的命名表,循环使用。这其中不单有像“范斯高”这样的“老外”,也有像“悟空”这样的中国名人。
当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将一些名称从命名表中除去并进行增补:造成重大灾情、人员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命名不恰当(太过通俗、涉及宗教、歧视、歧义或恐慌);奇特路径与位置;与其他区域台风或飓风重名。
目前,台风进入了活跃期。未来几天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其南侧热带辐合带对流活跃,有利于台风胚胎生成。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几天,南海和西太平洋将生成3至4个台风。
受东风气流持续影响,上海最高气温维持在33~34℃,月底前多阵雨天气。特别是周六前后受到“范斯高”外围环流影响,风力增大,云一阵雨一阵,降水略有增强。
从目前的路径和强度预测来看,“范斯高”给上海带来的主要是一些外围的影响。不过由于近期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失去副热带高压控制的热带地区对流“丛生”,各热带系统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接下来一段时间天气形势会非常复杂,请大家继续保持关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