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主题展览、三场高端闭门会议,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亮相WAIC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郭容/图
作为上海四大人工智能创新融合载体之一的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携“一个主题展览、三场高端闭门会议”亮相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 “场景开放”为切口,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线、农田、手术室,展现“人工智能+”战略下的产业创新实践。
在108平方米的展区内,由节卡机器人、熙香科技、鲸鱼机器人等13家企业组成的“机器人天团”悉数亮相。只见,熙香双臂咖啡机通过机身内集成视觉定位与流体控制算法,高质量模拟人类咖啡师的动作技巧,自主完成咖啡萃取,并实现高精准的拉花;鲸鱼人形机器人结合AI端侧大模型,实现行走抗扰和跌倒爬起能力,搬运、巡查、引导、监视等各类特殊环境的作业能力;魔狸科技的飞拍检测机器人正在对一台座椅进行检测,可将漏检率和过检率分别控制到0.1%和3%以内……炫酷的外形,硬核的技术,引来许多观众的围观。
除了这些酷炫的机器人之外,记者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展位:由马赫智造带来的直径在22毫米以下的多款无刷空心杯电机,据介绍,这正是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工作人员表示,它们的转速可高达120000转/分钟,具有超静音、高转速、大扭矩的完美平衡特性。记者了解到,马赫智造研发团队由一支业内顶级院士、专业电机博士队伍组成,深耕空心杯电机技术20多年,目前产品主要面向航天航空、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领域,在产品性能指标和成本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另外,非夕科技、钛虎机器人在现场还设置了独立展区。工业协作机器人、自适应机械臂等创新产品首次面向公众集中亮相,其中数款产品为全球首发。
在盛夏逛展会,谁能拒绝来一杯冰淇淋呢?在非夕科技的展台,非夕携手穹彻将双臂移动力控机器人平台AICO-2与穹彻具身大脑结合起来,使AICO-2能够自主完成冰柜开关、手工舀挖冰淇淋并放置、清洗挖勺等连续的复杂任务。这也是AICO-2的首秀,基于机械臂本身精细的力觉控制和具身智能大模型提供的多模态感知决策能力,展现了自主规划、精准决策、自我学习的技能,最终做到像人一样熟练而细致地挖冰淇淋。据工作人员介绍,AICO-2“以力为中心”,把力觉、反馈和控制作为核心,从而实现与物理世界更流畅的真实交互。力觉是判断物体软硬度、光滑程度、是否卡住、是否夹紧的唯一方式。AICO-2能抽象出各种接触行为中的原子动作(如推、拉、插、挤等),将其通过大模型泛化后快速迁移到不同物品、不同场景中。该平台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结构化作业环境和固定式重复动作的局限性,采用模块化设计,灵活度高、扩展性强,可根据应用需求配置模块,同时提供完善的二次开发接口,帮助具身智能开发者高效学习、科研及应用。
除了在世博展览馆里的主题展览,自7月22日起,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在上海工业智能中心启动三场系列深度活动:7月22日、23日下午的两场具身智能赋能对接会上,分别安排医疗健康专场和农业科技专场。在医疗健康专场对接会上,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与君翰玺医疗器械将发布合作需求,试验区内非夕科技、熙香科技、上元立交、飒智智能、海神机器人等企业也将结合各自特长,提出智能化解决方案。而在农业专场上,聚焦“机器换人”趋势,马桥振贤农机合作社、谷杰粮食生产合作社、上海正义园艺有限公司等提出了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环境的需求,已获多家试验区内企业技术方案响应。而在活动期间举办的大咖科技研讨会,则呈现出更前沿视角,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学者、投资人、创业者等,研究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试验区产业集群建设。压轴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党建座谈会,邀请一大批科技企业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座谈交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展望未来,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将继续提升产业标识度,打造应用示范高地,努力成为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区域整体开发的创新试验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成为产城融合的示范标杆,创建“智生产、智生活、智生态”的产城共生家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郭容/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