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在上海”举办DEMO DAY,助力企业“出海”
2025-07-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如何助力科技企业“出海”?7月29日下午,一场“创·在上海”产业创新创业DEMO DAY在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举办,各方“大咖”为科创企业出谋划策,赋能企业到国际上去“闯一闯”。

跨境发展有没有成功案例?有!格创东智(上海)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带来了TCL集团的“出海图谱”。据他介绍,为突破全球化壁垒,TCL集团自1999年出海以来,经历了从产品全球化到能力全球化再到产业链全球化的三大跃迁。

“产品全球化就是要更懂当地需求,打造更贴合本地化的产品。能力全球化意味着不光把工厂‘建出去’,更是把能力‘嵌进去’,通过构建全球生产网络,提升区域市场的响应速度和供应链效率。产业链全球化则是承担起链主责任,推动供应链联合出海。”他分享道。

据介绍,目前TCL旗下工业AI智能科技企业格创东智还通过自研工业AI大模型平台“章鱼智脑Agentic AI平台”和绿色低碳平台“智慧能碳大脑”,继续赋能数智化升级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上海科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商业拓展部主管李夏则指出,对科创企业而言,“订单”不是出海的唯一条件,在不同阶段,面向不同国家,要采用不同的出海策略,可通过“调研-试水-找关键人”三步走,降低出海成本。他建议科创企业在制定执行出海决策过程中要借助成熟渠道、用好官方支持、多做前期考察、避免贸然投资。

据介绍,这一技术转移平台长期致力于为国内有出海需求的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赋能服务。为助力中国绿色科技企业、AI与智能制造企业和氢能企业“走出去”,科威还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组织分别前往印尼、日本、阿联酋、德国和巴西的行业深度考察。

“出海”企业如何做好风险防控?北京国枫(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朱雨辰为在座企业“出谋划策”。她指出,当前随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及合规监管趋紧,中小科创企业出海可能面临路径依赖、出境合规缺失、知识产权布局落后、供应链合规挑战、应对调查的能力与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风险。

如何应对这些风险?朱律师建议,科创企业应当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和出海业务合规管理体系,并且要注意境内海外管理融合,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包括政府部门、NGO、专业中介机构及法律服务机构等外部资源,在企业出海征途中为企业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固的规避风险的“防火墙”。

这一活动是在“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指导下,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办,上海科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现场,优秀科创企业路演项目也得到了资深投资人与大企业创新部门负责人的“把脉开方”。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创新基金部奚炜表示,市科创中心一直在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让头部大企业与优秀科创企业开展深度交流,希望搭建一个产业链融通创新实践的平台,推动大中小企业之间资源互通,深度挖掘潜在合作机会,加速科技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