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作品闪耀爱丁堡,“聚焦中国”持续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活力
2025-08-12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当地时间8月11日下午,2025爱丁堡艺术节“聚焦中国(China Focus)”暨“魅力上海”推介会在英国爱丁堡举办。7月30日至8月25日期间,九部入选剧目在爱丁堡两大艺术节呈现37场演出,以多元艺术语言展现中华文明的时代活力,深化中英文化互鉴。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标志性品牌,“聚焦中国”依托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与艺穗节两大全球顶级平台,持续推动中国原创作品登上国际主流舞台。自2017年首秀至今,已有35部涵盖话剧、舞剧、音乐剧等形式的中国佳作通过该项目走向世界,成为海外观众观察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窗口。

今年已是艺术节中心第五度组织剧目赴爱丁堡集中推介。九部中国原创作品,内容横跨传统文本、哲学思考、环境议题与AI技术,创作形式更融合戏曲、舞剧、皮影、街舞、多媒体等多种手法。整体呈现出一个多声部、跨领域的中国当代表演艺术图景,向世界展现出立体、多元、创新的当代中国文艺面貌。

其中,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郑明勋、刘晓禹、阿尔布莱希特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欧洲之旅》受邀登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展现国家级院团高水准演绎;爱丁堡艺穗节部分,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舞剧《净境》以傣族“鱼舞”为灵感,结合海洋生态主题与东方意象创新表达环保理念;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舞剧《借东风》融合街舞与中国古典美学,呈现富于东方哲思的身体表达;中国煤矿文工团舞台剧《广陵绝响》以“竹林七贤”为题材,融合音乐与戏剧探索信仰与自由;中央戏剧学院的《庄周梦蝶》以庄子哲学为核心,融合非遗元素与当代实验;湖南省歌舞剧院新民乐音乐会《千里潇湘》依托湖湘文化,融合民族音乐与当代表达;QFun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戏剧《诗经海海》将《诗经》章法与戏剧结构结合,探索青少年艺术教育;程雨阳&旁观身体剧场肢体剧《山海浮生|在野&八荒祭》以东方哲学为底色,跨媒介构建融合自然、身体与精神的沉浸式空间;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舞剧《人格画廊4.0》以国标舞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与中式美学,探索观演互动新可能。

作为中英戏剧文化的桥梁,“聚焦中国”系列活动将不断增进中英两国政府间、机构间、产业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优秀原创作品在国际主流舞台的“能见度”。正如中国驻爱丁堡总领事张飙所说,五年来“聚焦中国”已成为展示中国当代文艺精品的重要窗口。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一级巡视员郑浩则表示,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文化交流恰似增进理解、消弭隔阂、凝聚共识的桥梁。

英国商业贸易部创意产业全球负责人尼尔·森普说,创意产业是英中合作的关键领域,中国表演艺术的蓬勃创新力,为两国舞台艺术合作开辟了新空间。苏格兰政府战略与外事司司长修纳·里亚赫则表示,上海和爱丁堡是两座充满艺术氛围的城市,很高兴看到今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剧目在爱丁堡艺术节亮相,希望未来能推动更多两地之间的合作。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创意总监罗伊·勒克斯福德和爱丁堡艺穗节副首席执行官林赛·杰克逊也都期待艺术家们不断提供新视角,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艺术家正重新定义传统与创新的边界。

入选剧目代表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靳东、上海戏剧学院副校长聂伟、湖南省歌舞剧院新民乐音乐会《千里潇湘》英国巡演总执行Everett Jenkins等出席推介会。

在“聚焦中国”系列活动演出期间,“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广同步启动。上海也向世界文艺界发出了诚挚邀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唐颖琪表示,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始终致力于以艺术为纽带连接世界,诚邀全球艺术机构、艺术家和媒体于十月齐聚上海,共赏多元艺术风采,感知中国文化魅力。

2025爱丁堡艺术节“聚焦中国”项目在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及中国驻爱丁堡总领事馆的支持下,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上海城世品牌发展中心协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