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征,这群年轻人接力续上27年的沪滇情
2025-08-1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诗松/文 吴恺/图、视频

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武定县农业农村局、普洱市茶咖中心、勐腊县磨憨中学……18家分布于云南多个地州的单位,即将迎来新一批上海青年志愿者。

8月14日清早,第28批上海青年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赴滇服务接力队出征仪式在虹桥机场举行。新一批志愿者接过传递了27年的援滇接力棒,踏上前往云南的征程,用半年的时间,去续写志愿服务的沪滇山海情。

该批志愿者共26人,平均年龄30岁,其中医务人员12名、农技人员6名、青年工作及基层治理工作人员8名,党团员占比为85%。团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在出席仪式中勉励志愿者们,要怀揣一颗忠心、坚守志愿初心,在服务期间积极融入当地、扎根基层,勇挑大梁敢担当、实事求是作贡献,把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技能传递给当地干部群众,尽最大努力为云南人民办实事、做好事。

“我们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尽管经历不同,但都有一颗志愿奉献的心。”服务队队长,来自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的黄海璇表示,在服务云南期间,无论是投身医疗事业、开展教育帮扶、进行文化交流,大家都将倾尽全力,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坚持“中央要求、云南所需、上海所能”,把青春热血镌刻在云南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展现上海青年的责任担当。

队员们同样踌躇满志。出生于9月10日教师节的95后教师沈状圆,毕业后虽前往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工作,如愿走上了三尺讲台,但内心那魂牵梦绕的支教梦一直都在。如今,他将带着上海青年的赤诚与教育者的初心,来到西双版纳勐腊县的磨憨中学支教。习书法、学音乐、会针灸、爱健身……总爱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的他,将带上他的各种宝藏技能来到乡村少年的身边。他对未来援滇的时光充满憧憬:“我愿做一束微光,照亮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路;更愿做一颗火种,点燃沪滇协作的教育薪火,让山海相隔的牵挂化作共同进步的力量。”

“当得知有援滇的机会时,我毅然选择背起行囊。”出生于1998年的俞洋,来自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一名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一直以来都热衷志愿服务。组织医学科普进社区活动,让她体会到基层群众对医疗知识的迫切需求;长期定点帮扶孤独症患者,又让她明白医疗不仅是技术的施展,更是人文的关怀。“我想将自己所学的中西医结合知识运用到基层诊疗中,为当地群众缓解病痛,以科普为光,点亮傣家村寨,用针药作盾,守护澜沧江畔。”俞洋说。

据悉,“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计划”从1998年起实施已历经27年,共有649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优秀青年志愿者,以接力的方式,一批批奔赴云南基层一线,开展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基层治理等工作,他们以“上海水平”和“上海精神”,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深化沪滇合作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诗松/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