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街镇网格阵地边玩边学,“社区小先生”暑期解锁成长新技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为期两个月的暑假已经临近尾声,今年暑期,宝山区“社区小先生”们的身影不仅活跃在社区治理的一线,更是走进了各个街镇的综合网格阵地。在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涵盖卫生健康、消防安全、抗逆力提升、戏剧疗愈、心理赋能、家庭收纳整理等方面的系列课程中,孩子们收获了勇气、理想、安全和热爱等宝贵的人生领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让孩子们的暑假既充实又有收获,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宝山团区委推出了“街镇点单、团委配课”模式,在前期深入调研各街镇网格需求的基础上,联合上海体育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7家单位,为“社区小先生”们打造了7个区级配送的暑期课程资源包。这些课程在各街镇的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区党群服务站等网格阵地开展,让“社区小先生”们在参与志愿服务之余,共同学习知识技能、丰富暑假生活。
在“坦克大战”里练就成长型思维
朋辈讨论解锁“职业多元可能”
“挫折不是终点,是成长的‘垫脚石’!”在吴淞街道党群服务中心,20余名“小先生”沉浸式体验了一场特别的“抗挫折”半日营。上海体育大学抗逆力教育项目团队的老师,用趣味互动为孩子们揭开“面对挑战”的奥秘。
破冰游戏让拘谨的少年们迅速熟络,团队共建环节中,大家分组设计队名、口号与队旗,创意火花里藏着初生的团队信心。核心环节“坦克大战”堪称最生动的“挫折课堂”——各组队员需在环形绸带内协同“驾驶”,随着挑战时限缩短,步伐不协调、指令传达慢等问题接连出现,不少人面露沮丧。
“别急着放弃,我们一起找问题!”导师的引导让大家冷静下来。“有人走快了”“口号没统一”……一番分析后调整策略,互相鼓劲的呐喊声里,每组都突破了难关。深度反思时,一张“习得性无助”与“习得性乐观”折线图让孩子们恍然大悟:面对挫折,是陷进“我不行”的自我否定,还是选择“再努力”的积极调整,全在自己的心态。
半天体验结束,少年们不仅学会了团队协作,更读懂了成长的关键:拥有“能力可以提升”的成长型思维,主动拥抱“习得性乐观”,才是跨越挑战的铠甲。
“人生就像一座迷宫,每条岔路都可能藏着新机遇。”在罗店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老师为“小先生”们带来了生涯导航启蒙讲座。老师将宏大的梦想拆解为“可拾级而上的阶梯”,用“目标反推法”告诉大家:看似遥远的理想,其实能一步步靠近。
互动环节里,“假如演员被火场烧伤,第二天该如何应对?”“体操运动员下半身瘫痪后,人生该怎么规划?”等假设情境,让孩子们热烈讨论起“职业韧性”与“多元可能”。这场“职业体验+规划课堂”,不仅让抽象的“未来”有了清晰轮廓,更让“小先生”们懂得:用热爱锚定方向,每条路都能走出精彩。
让梦想在少年心中发芽
小手拉小手共筑“防火墙”
“我想当宇航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我要做环保工程师,守护地球的绿色!”在通河四村党群服务站,一场《我对职业的畅想》课程让孩子们的梦想闪闪发光。上海静安区心灵导航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老师,用生动互动打开了职业世界的大门。
“畅想职业”环节,在舒缓的冥想音乐中,孩子们闭眼勾勒20年后的工作场景,城市的模样、自己的着装、忙碌的内容……最后,大家制作了“职业畅想书”,用A4纸折出手掌书,以彩笔绘出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职业与努力计划。
在杨行镇东方丽都党群服务中心,宝山区消防救援支队的“蓝朋友”消防员与来自第二综合网格(大黄街区)的“社区小先生”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科普活动。活动采用“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筑牢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员首先通过提问和播放消防宣传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片中的火灾隐患场景,并围绕家庭防火、火场逃生等知识展开热烈讨论。随后,消防员趁机讲解了实用的防火技巧和逃生口诀:“记住‘小火快跑,浓烟关门’!出门前要检查电源、燃气。”
在实操环节,消防员现场演示了粉尘爆炸实验,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粉尘遇火的威力;接着又展示了杀虫剂、酒精免洗凝胶等日常用品的易燃性,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生活中的潜在危险。在消防员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上前,亲手操作灭火器,学习“提、拔、握、压”的使用口诀,掌握了扑救初起火灾的技能。“以后我要当社区‘安全小卫士’!”活动结束后,不少孩子兴奋地说。
接纳不完美,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朋辈比拼,练就生活“超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如何与自己的“小缺点”温柔相处?在顾村镇馨佳园第十一居民区党群服务站,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带领网格阵地的“社区小先生”们,以戏剧为媒介,开展了一场“不完美小孩”主题戏剧疗愈活动。
孩子们先是在纸上坦诚地写下自己的不足,这些平时难以启齿的小毛病,在课堂上被勇敢分享。随后,老师引导大家进行“完美自画像”绘画环节。一开始,不少孩子提起笔时显得犹豫:“画不好怎么办?”这种对“不完美”的担忧,恰恰成了探索自我的起点。接着,老师通过绘本故事《独一无二的自己》启发大家——故事中的小刺猬小栗曾因为身上的尖刺而感到自卑,却在关键时刻用尖刺击退了狐狸、帮伙伴捡回了果子。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眼中的“缺点”也有独特的价值。
随后,大家纷纷在墙上画出小栗“逆袭”的场景,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对自我的新认识。在分享与讨论中,小伙伴们互相鼓励:“马虎让你更乐观!”“胆小让你更谨慎!”这场充满创意和温情的戏剧疗愈课,让“小先生”们懂得了接纳自我、欣赏自我的重要性。
在庙行镇共康党群服务中心,上海育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老师给“小先生”们带来了一场家庭收纳整理课,让“整理”从任务变成了乐趣。“干货小课堂”上,“衣服按季节分”“柜子分层放”等技巧简单易懂;“收纳挑战赛”中,大家化身“叠衣小能手”,比拼速度与整齐度。
在高境镇党群服务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我能心急救”志愿者服务队给“小先生”们展示了专业急救知识。“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仅4-6分钟!”志愿者用紧急案例开篇,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学习热情。第一环节聚焦心脏急救,从骤停识别讲起,详细拆解心肺复苏(CPR)“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核心步骤,同步示范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开机、贴电极、电击”操作流程。理论讲解后,孩子们分组在模拟人上实操,老师逐个纠正按压深度与频率,确保动作标准规范。第二环节围绕夏季溺水防护展开。“溺水者可能只是安静挣扎!”老师用动画拆解溺水迹象,通过情景问答传授“智慧施救”技巧:优先使用竹竿、救生圈等工具,同时及时呼救报警。孩子们认真记录“预防溺水六不准”,将安全知识牢记心间。
记者了解到,宝山团区委依托“社区小先生”品牌项目,积极探索青少年参与网格治理的多元模式,引入优质资源,吸引青少年走进街镇网格阵地,从抗逆力培养到职业启蒙,从安全防护到心理赋能,既让“社区小先生”在网格阵地中学有所得、行有所乐,也推动更多青少年成为网格治理的参与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为网格阵地注入源源不断的少年活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