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9月迎来全民科普,上海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即将启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上海市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即将于今年9月重磅亮相。记者从8月26日市科协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从本周末起,在上海,由1个主场活动、4大主题活动、5个系列活动及N个特色活动构成的科普月矩阵,将为上海市民带来一个月的科普盛宴。科普月期间,上海市各级各类科普基地将推出200余场科普特色活动,其中72家基地提供免费或优惠票价。
◇ 主场活动点燃科普九月 ◇
听一场科普讲座、赏一部科学电影、偶遇一下人形机器人、体验一把动手又动脑的科学实验……8月31日,精彩纷呈的上海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将在上海科学会堂正式开启科普月的大幕。
在主场启动仪式上,不仅可以收获独具上海特色的“科普特色体验路线”,来一场融合科技场馆、博物馆、主题公园和创新企业的science-walk,还能在首次亮相申城的“科学实验屋”里,参与一场有趣、好玩的互动科学实验,在动手做中感悟蕴含其中的科学知识。两位大众科学传播人物——华山医院脑科学博士黄翔和半小时漫画创始人“混子哥”陈磊,将联袂带来一场“当脑科学碰上漫画”科普共创,充分彰显跨界科普、多元科普的理念。第40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席奖的颁奖、“小小航天人艺术团分团”献上的合唱表演,则寄托了青少年对于科学的热情与梦想。
启动仪式之后,主场活动的热潮依然持续翻涌,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将老牌的申城科学地标——上海科学会堂变成了一座现代的“科普大观园”。著名科普UP主“不刷题的吴姥姥”、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将带来一场诠释“科学真好玩”的科普讲座,讲座同步网络直播,通过主题演绎、科学实验和互动交流,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引导公众进行科学思考和实践探究。深耕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将携最新研发成果亮相:从拥有灵活关节、灵活完成舞蹈动作的人形机器人,到搭载先进人工智能算法、桌面级陪伴型机器人,再到通过仿生视觉系统,建立用于机器人双目协调运动控制的“仿生眼”,让公众通过近距离接触,对前沿科技成果的功能和应用有直观的认知和感悟。
据介绍,市科协“科学实验屋”将于当天正式发布,并带来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的科学体验活动,空气大力士、趣味音波图形、探究风的形成、无穷变化单波摆等将充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在“我们用电影做科普”沙龙分享会上,知名科普作家、科普电影编剧、导演汪诘等将讲述用电影语言进行科学影像化的探索和经验。
◇ 主题活动周周不重样 ◇
第一周聚焦青少年科学教育,第二周于光影中感受科学家精神,第三周畅游各具特色的科普场所,第四周赶一场社区里的科普集市,上海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实现了每周有主题、周周不重样的科普特色。从大中小学生到退休老人,从时尚白领到社区居民,在这个蓝色的科普九月里,总能找到“心仪款”科普活动。
上海市“全国科普月”首周为“青少年科学教育体验周”,一系列贴近青少年需求的科普活动将集中亮相。“大师课堂——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将于9月第一周走进虹口区初高中学校,普及前沿科学知识,弘扬追求真理、攻坚克难、爱国奉献的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的热情。上海天文馆特色科教栏目——科创第一课将邀请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专家,开展线上展览展示教育课程,探究微小卫星的奥秘。“青少年环保启迪项目”将于9月启动,面向全市青少年征集的作品类型涵盖科技创意、艺术创作和探究成果三大方向,鼓励学生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切实的方案或实物,培养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的行动力与责任感。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推出“开学第一课——李政道科学家精神进课堂”,以“求学经历”“科学成就”“科教事业”“科艺相通”四大篇章为主线,生动讲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的科研历程与家国情怀,弘扬其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帆书·开学季”走进上海市青浦协和双语学校,开展主题为“轻松点 才是好的父母”的心理讲座。
“致敬科学之光——科学家精神主题影展”作为上海市“全国科普月”第二周的主题活动将落地上海科技影城。本次展映活动涵盖“科学家精神与红色电影专场”“科学家精神系列微电影展映”及“科普作品沙龙”三大板块,创新融合光影艺术与科学传播,邀请市民免费观看高质量电影,并同时举办互动沙龙。
目前,上海市市级科普基地共有314家,将这些科普场所实现有机串联,在打卡游乐中潜移默化地实施科普,是第三周主题活动“科普阵地畅游周”的意义所在。由市科协、市科委联合推出的“坐地铁玩科学——打卡探秘科普基地”活动,将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地铁网络与市内21家科普基地结合在一起,市民可个性化选择打卡特色科普基地,不仅能在趣味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还有机会赢得科普文创纪念品。浦东新区张江科创之旅巴士课堂将通过“边行车边参观,边讲课边互动”的学习模式,途经多处张江科学城地标性建筑,重点展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硬核产业的创新创业之路,凸显张江独特的科创基因和生态。从核能科技馆的“国和一号”钢铁脊梁到钱学森图书馆的东风导弹,从病原生物科技馆的微观世界到昆虫博物馆的仿生秘境,徐汇区的“从大国重器到微观世界”科普基地探索之旅展现了科学街区的魅力所在。
当思南公馆点亮“科学·有点意Si”科普夜市的彩灯,第四周主题活动“科普集市互动周”将正式上线。9月19日,“科学·有点意Si”科普夜市将整合“科普中央厨房”丰富的科普资源,开展各类科普演绎活动,让市民在轻松有趣的互动体验中获得前沿科学知识、涵养科学精神。青少年人工智能光影实践活动为青少年搭建“光影+”创新成果展示平台,有望在思南公馆上演一场如梦似幻的小型灯光秀。普陀区半马苏河•科普集市活动,聚焦现代科技和未来发展,以“智汇苏河 科普向未来”为主线,提供精准多元、喜闻乐见的科普服务。青浦区的科普夜市・沉浸式科学探秘、乐队表演·科学主题Live秀、小丑表演·科学魔术工坊,将掀起一场科学狂欢嘉年华。
据悉,科普月期间全市将展开千场科普活动,市科协“惠民科普直通车”共向全市各街镇的青少年学生、社区居民发布活动166场,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直接送到市民身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