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看医、做手工,中医药文化这样“圈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真没想到,一边赏花,还能一边看中医、做药锤、猜谜语,就像赶集逛庙会一样有趣!”8月30日晚,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来到周浦花海,手持盖满印章的“游园护照”,高兴地展示换来的中药锤等纪念品。“孩子刚刚在‘百草园’认出了麦冬和金银花,直说比自然课还有意思!”
这场以“乐游花海岐黄夜,仁术惠民济群心”为主题的中医药惠民游园会在浦东周浦花海正式启动。活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指导,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周浦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承办。作为上海市“政府开放月”系列活动中独具特色的一环,本场游园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线,融健康、趣味、科技于一体。
※ 多元形式,让中医文化可感可触 ※
下午5时,周浦花海游客未散,阳光草坪上更是聚集起上百人。中医药文化汇演在掌声中拉开帷幕:浦东新区卫生健康系统自创的“五禽戏”刚柔并济;话剧《因为爱》讲述中西医结合的感人故事;小品《我要减重》紧扣健康热点、轻松幽默。
演出结束后,健康咨询与互动体验区迅速成为人气焦点。在中药茶饮摊位前,工作人员正向市民推荐夏季祛湿消脂的经典方茶。一旁,艾草香皂制作、中药锤DIY、三伏贴体验等项目也排起长队。
“我脾胃一直不好,刚才专家教我平时按揉足三里,饮食上山药薏米搭配,讲得特别仔细。”刚咨询完的王老伯笑容满面,“这样的活动既实用又暖心。”
一台融合人工智能的“数字中医人”设备吸引众多年轻人体验。通过面舌象识别及互动问答,系统快速生成体质报告并给出调理建议。“中医加上科技,竟然可以这么酷!”一位年轻游客感慨道。
同期揭牌的“周浦花海中草药研学基地”与“周浦花海·七院百草园基地”,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点。孩子们手持草药卡片钻进园中细心辨认,“找到了!找到了!”一个小男孩一边拍照,一边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药性——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正悄然播撒心间。
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已与浦东多个街镇共建“百草园基地”,甚至还拓展到对口支援地区的云南巍山县,并通过“健康360”等线下健康咨询活动,将中医药文化传递到千家万户。该院院长胡聃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轻松、互动的方式,让中医药文化走进生活、贴近社区、服务百姓,消除大众对中医的距离感,从而让更多人了解、信任中医。”
※ 一场意犹未尽的健康之约 ※
夜色渐晚,但许多市民仍穿梭于各摊位之间,流连忘返。“下次还有这类活动,我一定再带家人来!”与家人一同游园的刘先生说道。
“让中医药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胡鸿毅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一直致力于通过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惠民活动,引导更多人走近中医药、深入了解中医药,亲身感受其深厚的魅力,从而让中医药更有效地服务于民众,惠及千家万户。希望浦东新区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中医药服务,让百姓“少生病”“看好病”。
“此次举办中医药惠民游园会,就是希望通过一种开放、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大家‘零距离’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切身体会中医药‘简、便、验、效’的特色优势,享受‘家门口’的优质中医药服务。”上海市副区长张娣芳表示,浦东新区将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途径,加强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创新阐释、丰富中医药文化优质产品供给、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创新阵地,促进浦东新区中医药医疗、预防、科技、教育、文化、产业、合作交流七位一体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并将中医药发展成效惠及于民。
目前,浦东新区的各医疗机构持续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健康服务,真正让中医药“活”在当下、惠及大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