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防水台被无人机砸出坑洞,碰撞伤害等级如何划分?“黑飞”行为明年起正式入刑
2025-09-0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朱彬

近日,两架无人机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00米高的风洞处相撞,致使大厦96层平台防水层地面破裂。因违反《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3名涉事飞手已被依法行政处罚。但屡禁不止的“黑飞”问题仍待解决。

  ◇  无人机对撞坠落致大厦防水台砸出坑洞  ◇  

一周前,一则关于两架无人机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空相撞的视频,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浦东警方随后通报表示,霍某某(女 61岁)徐某某(男 55岁)裴某某(男 30岁)3名无人机飞行爱好者操控无人机在陆家嘴地区违反飞行规则,并造成一楼宇屋顶防水层一定程度的受损。警方已依法对3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记者向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方面进行核实,其相关宣传负责人王女士表示确有其事。无人机坠落事件发生于8月25日。两架无人机中,有一架翼轴倒插进大厦96层平台防水层,造成防水层穿孔破裂。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向记者透露,他们当天便联系公安机关进行处理。不过对于大厦的相关损失,目前暂未有人赔付。记者从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处获悉,公安部门并未收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提出的赔付要求,仅对3人处以行政罚款。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真高120米以上空域属于无人驾驶航空器(即无人机)控制空域。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不得在管制空域内实施无人机的飞行活动。

针对无人机的飞行申报批准流程,上海市民需在随申办进行无人机飞行备案,填写无人机飞控序列号、无人机型号、居住地所属街道、使用者姓名和身份证号等实际信息。随申办申报页面显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附近飞行高度不得超过120米。

此次3人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操控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已远远超过要求。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未经批准操控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机在管制空域内飞行,公安机关可责令停止飞行,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  一年内查处上百起无人机“黑飞”行为  ◇  

此次事件并非特例。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开始使用无人机拍摄城市景观。其中不乏未按规定要求飞行的“黑飞”行为。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已查处未实名登记、未经批准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等违法行为150余起。

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来说,这也不是无人机首次坠落在大厦范围内。此前,大厦就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据统计,自2016年11月至今,大厦红线范围内共记录95架次无人机坠落,其中超七成集中于近三年:如2023年35次,2024年19次,而今年前8个月已达17次。大厦运营方报警后,经警方确认这些无人机基本都是“黑飞”。

空域不是法外之地,无人机飞行更不能为所欲为。尤其在一些人员、建筑密集的市区,无人机一旦失控容易引发公共安全风险。那飞行过程中造成的人员碰撞伤害程度、损失如何评定?

国家标准《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碰撞安全性要求》(GB/T 44715-2024)建立了0.25kg至25kg的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碰撞伤害等级划分体系,规定了机体结构安全要求:因无人机安全措施失灵或操作失误等引起与其他目标物的碰撞安全问题,根据伤害的严重程度,钝性伤害分为5级,同时要求无人机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应在碰撞时减少对自身和被碰撞物的损害,确保无人机与人员碰撞时,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  “黑飞”行为明年起正式入刑  ◇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起,无人机“黑飞”行为将正式纳入违法行为。2025年6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将无人机“黑飞”行为明确列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关于飞行空域管理规定,飞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等升空物体,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将“黑飞”行为从政策规定提升至法律层面意味着什么?情节较重如何判定?就这两个问题,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刑事法律系副主任王晓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举是对低空环境立法规制的完善。“鉴于无人机‘黑飞’给公共安全带来的不可控风险,《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其上升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表明该行为逐渐被视为社会治理重点。而法律位阶的提高有利于统一执法尺度。”

而《治安管理处罚法》提到的“情节较重”,他认为,可结合飞行高度、区域属性(如机场周边、军事设施、核心城区等)、飞行频次及后果危害来认定。若造成严重事故,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可能触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无人机被用于破坏国家安全或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相关规定予以处置。“对飞手而言,兴趣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唯有在合法申请空域、遵守规定的前提下操作无人机,方能在享受科技乐趣的同时守护公共安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朱彬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