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品将别 莫忘细赏
驻足观看《拾穗者》的观众。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郦亮(除署名外)
正在浦东美术馆举行的“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展,是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在中国迄今最大规模的展览,也是全球唯一一站。此展原本10月12日闭幕,因为上海观众太过热情,经协商,现在闭幕时间延期到10月26日,但有7件珍贵画作仍将在10月12日作别上海。所以,这个国庆假期便成为在上海欣赏这些作品的最后机会。
此次确定提前离沪的作品包括奥古斯特·雷诺阿的《钢琴前的女孩》、爱德华·马奈的《埃米尔·左拉》、克劳德·莫奈的《路易-若阿基姆·戈迪贝尔先生的夫人》、亨利·方丹-拉图尔的《迪堡一家》、詹姆斯·蒂索的《L.L.小姐肖像画》、阿尔弗雷德·史蒂文斯的《沐浴》、奥古斯特·雷诺阿的《读书的女人》,可以说件件都是精品,件件都有故事。
克劳德·莫奈的《路易-若阿基姆·戈迪贝尔先生的夫人》的故事是浦东美术馆李旻坤馆长亲口告诉青年报记者的。她说,在最初的遴选中,这幅画原本不在选中之列,因为这件作品并非典型的莫奈风格。它相对更为具象,实为莫奈转型初期创作,是在奥赛馆长的强烈建议下才加入的,其目的在于向观众表明:理解莫奈不应仅限于其后期创作,还需关注早期作品,方能明晰其艺术风格的转变过程。
奥古斯特·雷诺阿的《钢琴前的女孩》也相对具象,是一件能让人心情宁静的作品。站在这幅画前,观众能感受到画面中流淌出的音乐旋律和少女的专注。两个女孩仿佛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那种宁静和美好,令人憧憬。爱德华·马奈的《埃米尔·左拉》则带观众回到了19世纪的巴黎,左拉是法国著名的作家,马奈用他的画笔记录了这名知识分子的形象,画面中的书籍和艺术品,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亨利·方丹-拉图尔的《迪堡一家》是一幅家庭群像,画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庭的温馨和睦,能感受到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结。詹姆斯·蒂索的《L.L.小姐肖像画》相当精美,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时尚女性的一面,细节处理得很到位。
阿尔弗雷德·史蒂文斯的《沐浴》描绘了一名女性沐浴后的瞬间,私密而宁静,画家对光线和氛围的把握非常出色。奥古斯特·雷诺阿的《读书的女人》则让人看到画面中的女性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柔和的光线洒在她身上,整个场景充满了宁静和温馨的生活气息。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即便是这7幅作品之外的其他作品,在10月底也将告别上海,其中就包括梵高的《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和米勒的《拾穗者》两幅世界级巨作。每一次到访总是短暂的。观众觉得“短暂”“没看够”,是因为他们懂得欣赏美,他们看进去了,有点拔不出来。当然,最好的告别就是在国庆黄金周假期再去细细地、一幅一幅地看一遍,把所有的美好都镌刻进心里。
《雅典娜头像》
跟随“希腊人”特展走进传奇的古典时代
从屈臂女人像到卡马雷西风格陶盘,从阿伽门农金面具到金花冠,从荷马头像到库罗斯和科莱……这些见证古希腊人生活的精品文物集结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展览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六个单元,构建起一场跨越西方文明长河的非凡对话。本次展览集结希腊本土270件/套考古发掘的珍藏,首度大规模亮相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该展览不仅是一场美学盛宴,也是炎炎夏日里一站式“西方文明起源课”的首选地。观众在身处真迹环绕中提升审美品位,可以体悟人类对美、力量、智慧与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感受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其中,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所藏的《雅典娜头像》面部的结构比例十分妥帖传神。一块创作于公元前400年的《墓碑石雕》呈现了一个父亲和他已故儿子告别的场景,深情的表情所透着的不舍让今人仍动容。展览将持续到10月26日。
展览现场。受访者供图
“激浪”已至让艺术拥抱日常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将于2025年9月26日至2026年2月22日推出重量级年度特展“偶然!激浪派!”。作为国内首个全面、系统性梳理激浪派的大型展览,“偶然!激浪派!”通过蓬皮杜中心200余件馆藏真迹,从精神源流、发展脉络与创作核心等,完整追溯了这一20世纪极具先锋性和颠覆性的艺术流派,并延展至今日全球范围内对艺术边界等议题的思考,为观众揭开这场20世纪跨领域艺术革命的神秘面纱。
激浪派(Fluxus)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欧美,是艺术史上最具先锋性与反叛精神的流派之一。它继承一战时期达达主义“反理性”的精神内核,却以更彻底的姿态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精英与大众的边界——艺术不必是昂贵的画布与雕塑,日常的盒子、衣架、游戏甚至沉默与呼吸,都能成为艺术的载体。
展览通过11个章节,以“谱系”“他们如何相遇?”“究竟何时发生?”作为前三个篇章,溯源早期先锋运动的思想根基,并以“事件乐谱”与文献档案还原激浪派全球传播的时空网络,后半部分则通过“平凡生活”“盒中之盒”“国际象棋与其他游戏”“无限时空”“保持沉默(致敬约翰·凯奇)”“演绎,展示”“破译”深入激浪派的内核,并以“进入出口”章节收尾,在结束的同时开启观众永续的思维剧场。
本版撰稿 青年报记者 郦亮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