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本周开幕,诺奖得主、图灵奖得主领衔近50场思想盛宴
2025-10-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以下简称“可持续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力量,共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全球可持续治理注入澎湃的“中国动能”。

10月13日,可持续大会组委会联合上海市黄浦区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介绍大会筹备情况与多项亮点。本届可持续大会在以往四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大会组委会预计将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不仅有政要、前政要、国际组织的代表,还包括了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等国际顶尖学者与业界领军代表。

本届可持续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记者了解到,可持续大会将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议题涵盖能源与双碳、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科技与公益等细分领域。论坛期间,为深入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议题,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牵头撰写的《践行可持续发展之路——2025上海ESG发展报告》将正式发布,聚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治理创新,旨在为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路径分析与政策建议。

可持续大会同期还将举办两项重要配套活动,进一步丰富大会内容、展示全球合作成果。将举办“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简称“绿博会”),集中展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实践,参展方包括国际组织、多国使领馆、全球500强企业、国内领先企业、核心金融机构及知名商学院等。“可持续优秀案例成果展”也将同期亮相,预计将有7家机构联合主办方发布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为参会各方提供可借鉴的合作模式与落地样本。

作为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的永久所在地,近年来黄浦区积极推进全领域绿色低碳转型。黄浦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金铸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了黄浦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具体实践和最新成果。

在生产端,黄浦以服务经济和楼宇经济为主,建筑能耗占比超过70%,为此,黄浦区以建筑楼宇为重点,以碳效提升为主线,实施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支撑,聚焦政策和机制创新,有效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双碳实践“黄浦模式”,努力走出一条更高经济密度与更高水平碳排放控制协同并进的新路径。

在生活端,持续推动绿色消费,让文旅商体展和绿色低碳充分碰撞。区内三大商圈,南京东路商圈作为全国首个既有建筑碳效提升示范项目,以“数字赋能+降碳改造”为核心,践行低碳可持续理念。淮海中路商圈通过“零碳生活”嘉年华等场景化活动传播绿色生活方式,构建多元可持续生态。豫园商圈在“智慧”商圈建设过程中同步启动绿色改造,通过技术升级与管理创新,实现低碳运营与商业活力双赢。

在生态端,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区规划与公共空间。黄浦区积极推进绿色碳汇公园建设,40%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精心建设“一江一河”沿岸公共空间,大力推进串联滨水与腹地、连通老城厢各片区的“蓝绿丝带”建设,建立立体绿色网络体系。

  【 相关新闻 】  

每周有约!黄浦区开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记者获悉,黄浦区在10月12日至11月15日,每个周末集中推出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分为四大亮点板块——从可观的表演展示到可感的传习体验,再到可享的健康生活和可购的非遗市集,让非遗以不同形式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家门口的舞台上,市民们将欣赏到川剧变脸的迅捷神奇、传统杂技的力量之美、魔术的巧妙手法……这些来自民间的精湛技艺将带人们领略传统表演艺术历久弥新的魅力。表演间隙还将穿插非遗小知识问答,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能够大饱眼福,还能增进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实现寓教于乐的双重体验。

非遗传习体验课程将带领市民朋友共赴一场关于匠心的约会,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创作,沉浸式体会手作技艺所蕴含的温度与智慧。系列活动还特别为女性同胞策划了一场“非遗×新中式时尚”体验沙龙。从发簪料器的流光溢彩,到立领斜襟的温柔曲线,再到盘扣缠绕的细腻巧思——在非遗美学的浸润中,找到专属自己的东方气韵。同期,特别安排童涵春堂、施氏伤科、陆氏针灸、秦氏“头八针”等沪上知名中医流派与特色技艺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场贴心实用的健康关怀。

接下来的每个周末,非遗主题市集汇集众多海派特色项目,为秋日城市生活注入一抹浓郁而温暖的烟火气息。既有国际饭店蝴蝶酥、梨膏糖、五香豆等经典点心与风味小吃,也有和合香、旗袍盘扣、拼布艺术等非遗手工艺品,还有来自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年轻学子们带来创意文创作品。市民游客可驻足欣赏海派木偶戏的生动传神,在传统双档面筋升腾的热气中感受市井温情,最后,将舌尖的美味、指尖的技艺与年轻的创意,一同打包带回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