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记|由此启新程,沪新多领域更深度地双向奔赴
2025-10-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视频

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会第六次会议10月15日傍晚在上海举行,一批合作项目签约,多个领域的双向交流将开启新篇章。青年报记者现场采访了多家沪新签约代表,听他们带来最一线的奔赴期待。

让中国创新成果“走出去”,也让海外先进技术“引得进用得好”

此次,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与新加坡KLTAN LL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标志着中新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互联互通迈出实质性一步。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熙说,我们始终致力于让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更高效、更安全地流动。公司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通过搭建国际专利信息数据库、技术评估体系与交易撮合机制,实现了知识产权的跨境对接、定价、评估与交易全链条服务。同时,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区域创新机构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高价值专利成果的国际转移与本地化应用,确保中国创新成果能够以符合国际规范的方式“走出去”,也让海外先进技术“引得进、用得好”。

就进一步加强中新知识产权,潘熙认为,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产业链加速重组的背景下,加强中新两国的知识产权合作,不仅是双边经贸合作的新引擎,更是区域创新生态的安全阀。

“新加坡在国际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仲裁及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具有成熟经验;中国拥有庞大的创新主体与应用市场。两国合作将有助于提升跨境技术交易的透明度与合规性,共同构建亚太地区更加稳定、公平的创新秩序。”潘熙说。

记者获悉,签约后,双方将共同建设知识产权信息互认、评估互信、服务互通机制,帮助两国企业更顺畅地在对方市场进行技术布局、风险评估和专利交易。另外,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知识产权“出海”将更安全,国际创新合作将更高效。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合作,打造中新技术成果双向流动的“高速公路”。

上海交响乐团与新加坡交响乐团首次整团互访演出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介绍,上海交响乐团与新加坡艺术机构,包括新加坡交响乐团、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等,已经保持了十余年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比如上海乐队学院与杨秀桃音乐学院的师生保持了互访教学、交流演出等,而新加坡交响乐团前两任团长均来沪参加过由上海交响乐团举办的“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等等。此次合作将开启上海交响乐团与新加坡交响乐团首次整团的互访演出。

2026年3月,上海交响乐团将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进行演出,2026年10月新加坡交响乐团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进行演出。

在周平看来,双方很有缘分。“我们业内都知道,交响乐团都习惯用一个简称,那么我们双方都是SSO。”

关于明年的这两场重磅互访演出,周平说,双方都会有自己的特别的节目安排,包括在曲目上面会各有特色,同时在人员方面,除了自己的音乐总监、指挥以外,都会带上年轻艺术家。

周平指出,年轻艺术家是新生力量,对未来的艺术交流至关重要。“年轻艺术家,年轻的观众,年轻的音乐力量,都是至关重要,因此,也特别希望在国际舞台上能够让更多展露年轻人的崭露头角。此次签约后,也期待两团有更多切磋机会,擦出更多的艺术火花。”

财富管理资本市场各方面加大合作力度

星展银行(中国)首席执行官郑思祯说,星展银行是32年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当时是先在北京成立代表处,在2007年成立了法人银行,也是当时在上海成立法人银行的第一批外资银行。“所以,我们扎根上海也有很多年了,也随着整个上海金融市场发展一直在发展。”

郑思祯提及,其间,星展也是第一家外资银行在上海自贸区成立支行的,现在自贸区业务已经做得很大,很多客户也评价得到了很多优惠政策,并利用这些政策做成更多业务。2021年,星展(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也在上海成立,当时也是因为国家开放外资可以控股成立证券,因此,成立了属于比较靠前的首批外资证券公司。

“此次,我们是跟国泰海通签战略合作,非常荣幸在国泰海通的两家证券的合并当中,我们担任了海通证券境外H股的财务顾问,希望此次签约后,后续在财富管理、资本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各方面加大合作力度。”郑思祯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