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人才优生态?“海聚英才”创业城给出自己的答案
2025-10-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上周五,“国投科创杯”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闵行区大零号湾科创大厦正式启动,同日,“海聚英才”创业城(以下简称“海创城”)正式揭牌启用,并为总决赛选手提供路演赛场及赛事服务。10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这座处于“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T字形区核心位置的“人才宝藏城”一探究竟。

“海创城”地标大楼作为“一站式”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5.23万平方米,用总共12层的空间构筑全链条创业服务。

据闵行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褚春荣介绍,这里的一层为品牌展示层,设有“海聚英才”品牌展厅,以“一廊两馆一厅”的形式动态展示市、区两级人才发展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效应。二层为资源赋能层,既是国际人才会客厅,也是创新创业赋能核心区;既导入上海市海聚英才发展促进会、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海聚英才创业投资基金等市级资源,又引入闵行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闵行区政务服务站、上海市南部创新创业咨询服务中心等区级机构,同时联动闵行区领军人才联谊会、闵行区留学人员联谊会、亿极中国(EGG)国际科创孵化器等“春申人才新高地”共创伙伴,形成多层级资源赋能网络。三层为培育孵化层,布局“海聚英才”创业学院与“零成本”创业空间,提供梯度课程、实战训练营与创业孵化服务,覆盖人才成长关键环节。四层至十二层为成果转化层,集聚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等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专业科技服务与金融投资合作提供坚实载体支撑。

“海创城”创新构建“一体两翼”育才体系,以创业学院为主体,联动“零成本”创业空间与“海聚英才”创投基金“两翼”,为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全周期赋能。

记者了解到,在“一体”引领方面,通过打造“海聚英才”创业学院的实体化空间,以“课、营、赛、社、孵、投、服”七大服务为纽带,覆盖多样化培育场景,形成从创业培育到资本对接、从技术突破到市场落地的闭环式创业服务生态。

在“两翼”体系中,“一翼”打造 2000平方米“零成本”创业空间,配备200个创业工位,重点服务策源期、种子期、初创期的优质项目,实现“空间使用零成本、安居乐活零负担、专业服务零距离、资源对接零障碍、事务帮办零等待”的全方位保障;另“一翼”以“海聚英才”创投基金以资本为纽带串联“人才、技术、产业、资金”四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双轮驱动模式,20亿元总规模联动高质量孵化器加速成果转化。同时,闵行区通过央地合作、市区联动及社会资本参与,打造“百亿引领、千亿支撑”的母子基金集群,构建“科技+产业+基金+基地”的运作模式,推动金融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赋能。

临走,海聚英才创业学院运营负责人黄煜告诉记者,自10月17日启幕之后,已经收到了将近15份的入孵申请书,其中来自决赛的选手,占到了80%,其余的是一些来自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创新创业者,“接下来,我们会在10月底的时候进行首轮审核。最快,在11月初的时候,能够陆续入驻进来。”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闵行区专场中,记者获悉,“十四五”期间,闵行区以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核心,持续推进“大零号湾”建设,实现了从“创新平台”到“创新生态系统”的跃升:激活高校“创新引擎”,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科创企业“保驾护航”;优化产城融合生态,打造人才“幸福港湾”。

人才是第一资源,“十四五”期间,闵行区两次迭代升级“春申人才计划”,已构建起多维度支撑、强力度保障、精细化服务的人才政策体系。特别是今年7月,推出“春申人才计划”5.0版,构建“五层三类”人才分类框架,建立“目录认定、条件认定、授权认定、专才认定”四维评价机制,以授权认定为例,给予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等重点单位一定额度的人才自主推荐权,并对引进或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点单位额外追加额度,人才的评价认定,真正让用人单位说了算、让市场说了算。此外,重点聚焦青年人才“居不易”“创业难”,推出低租金青年公寓、零成本创业社区等创新举措。同时,还探索实施企业自主认定、“免申即享”等新模式,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在优生态方面,除了“海聚英才”创业城,还先后建成大零号湾国际科学家社区、华漕国际人才社区、七宝文化人才社区等一批高品质人才社区样板,打造人才工作、生活、社交一体化宜居宜业空间。从2023年起,连续举办三届“大零号湾”国际人才月,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