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训实践锤炼青年国际组织胜任能力,联合国秘书长发来贺信!
2025-10-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适逢联合国成立八十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为期四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世界正在呼唤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同样在细微处关注“让青年胜任于世界”的议题,一座主题展厅悄然建成,并将通过“国际组织主题活动月”的形式,以实训实践锤炼青年国际组织胜任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     联合国需要青年的想法和声音  

中国联合国协会于2004年首次创办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是国内最具权威性、最贴近联合国运行实际的模拟联合国活动,旨在宣传联合国理念,普及联合国知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高素质青年人才。

此次第二十一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为期4天,共有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400多名学生代表、大会观察员和指导教师参加。

大会模拟6个联合国机构和会议,围绕人工智能和国际和平与安全、多边贸易、发展权、巴以问题、能源转型、网络安全治理等议题进行一般性辩论和决议草案磋商,邀请十余位经验丰富的老大使、资深外交官、前国际组织高官担任讲座嘉宾或评委。

联协副会长兼总干事胡文丽表示,80年来,联合国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重要保障,希望大家树立家国情怀、夯实根基、掌握规则,立大志、行正道、干实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身力量。外交部国际司参赞陈凯表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联协率先将模联引入中国,为国内学子提供了了解联合国、认识多边外交的重要窗口。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为此向本届大会发来贺信和视频贺辞。他表示,联合国需要青年的想法、能量、决心和声音,“特别是在作出决定、制定战略、确定政策和实施行动时,你们的意见必须得到重视。模联活动有助于青年增强联合国所需各项核心技能。希望你们成为积极变革的力量,为所有人、所有地方享有和平、尊严和繁荣的未来而奋斗。”

在模拟的各环节中,学生代表们在会期中展现出的对复杂议题的洞察力和推动合作的实践能力,让人印象深刻。实际上,从“模拟”走向“实践”,从交大放眼全球,上海交通大学正将全球胜任力培养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综合能力。当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赴联合国国际组织实习就业,以实际行动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交大智慧。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重磅“上新”全球胜任力主题展厅  

让青年胜任于世界,这样的理念,也流淌在大学生学习中的每个日常。

“在日内瓦联合国万国宫,我们亲眼所见、亲身感受到国际组织如何将全球治理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而走进学校全球胜任力主题展厅,我们发现在日内瓦参访的珍贵见闻与未来的努力方向有了落地生根的土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本科生唐潮同学在走进长宁校区新近落成的全球胜任力主题展厅时深有感悟地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第五届“国际组织主题活动月”启动仪式暨校园书房(文博)·全球胜任力主题展厅启用仪式上,唐潮和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研究生陈明月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全球胜任力”微课:“当青春遇见万国宫:我们的全球治理初体验”,分享他们假期里参加学校组织的赴瑞士日内瓦国际组织参访的经历。

陈明月表示:“全球胜任力主题展厅让更多的学生对‘全球胜任力’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它不仅是语言能力或专业知识,更是一种理解世界、参与世界的方式。展厅里那些影像记录、研究成果,都在提醒我们:中国青年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舞台上发出声音。”

展厅的展架上,陈列着瓷器、茶叶、珍珠、丝绸等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全球性商品以及相关研究著作,帮助师生探索国际贸易背后的故事。在研习室的书架上,摆放着学校专家和老师关于全球经贸治理的专著和刊物,以及国际组织人才标准和职业发展相关指南,供师生取阅研读。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艺说,学校围绕服务国家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的战略需要,通过组建实体国际组织学院和全球胜任力中心(“一学院一中心”)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全球胜任力中心作为全校性育人、实践与研究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全球胜任力培育的公共产品。

“国际组织主题活动月”是国际组织学院和全球胜任力中心联合打造的全校性品牌活动,从10月中旬起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将面向师生开展包括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大讲堂、学术论坛、国际组织胜任力大赛、国际组织职业发展工作坊、沪上国际组织实践参访活动、全球议题视频征集、读书分享会等十余项活动,为师生们搭建一座走近国际组织、理解全球议题、提升胜任能力的桥梁。

“以学术研讨解码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前沿,以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全球治理的热情,以实训实践锤炼国际组织胜任能力,这是我们的活动月宗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党委书记刘素贞这样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