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年轻人爱上“小菜场”?上海标准化菜市场越来越青春
2025-10-2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图

如何让年轻人爱上“小菜场”?孵化网红小店、融入多巴胺元素、让年轻团队管理……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10月29日举行的本市标准化菜市场提质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今年全市16个区初步升级改造了93家标准化菜市场,超额完成80家建设任务,其中就有不少年轻人喜欢的“小菜场”。

2021年与奢侈品牌联名的快闪活动让乌中市集一下子挤进“网红市集”行列。2024年起,随着境外游客数的增多,乌中市集作为“上海入境免费半日游”项目内的一个打卡景点进入中外游客的视野,成为展现上海城市风貌的一个窗口,广受游客好评。

区别于传统市集现代化明亮简洁的设计风格,乌中市集的外观秉持与徐汇衡复风貌区协调的原则。年轻人坐在窗口的吧台上嗦米线,餐饮全经营时段的覆盖,更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选择。

有谁知道,乌中市集是由一支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管理团队撑起了全部管理职责,这个4人团队是一个学习能力超强的团队,他们用很短的时间接下了智慧菜场的管理,中外游客到来,他们还能以过硬的双语能力为游客答疑解惑。

一家网红店铺往往可以为“小菜场”带来流量。九华邻居里·美天天山菜市场是2009年为解决紫云市场搬迁后天山地区买菜难问题建设的政府实事项目。

“一家由日本留学归来的创业者经营的日式蛋包饭小店成为了市场的亮点。该餐厅坚持匠心手工制作,以平价的餐食和独特的口味迅速吸引了东华大学学生、周边年轻客群以及游客的关注,甚至有顾客拖着行李箱专程前来品尝,每天能卖出100多份蛋包饭。”菜场负责人朱威杰介绍说,“由于生意火爆,在发现其经营空间有限后,我们主动对其进行扶持,腾出一块更大的地方供其扩大经营面积,并鼓励其增加更多的产品品类,如特色小吃、日式啤酒等,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坐下来喝喝酒、聊聊天,进一步提升了菜市场的社交属性和顾客黏性,该商户的营业额也提升了90%。”

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小菜场”?有艺术范的“小菜场”!大沽·静邻市集去年底重装开业,通过新颖独特的空间设计,打造充满时尚感和年轻活力的艺术市集。明亮、鲜艳、充满活力的多巴胺色,引发消费者购物愉悦感,对年轻消费群体富有感召力。在立柱、摊位墙面、通道墙面、电梯口都布置了彩绘漫画,使得购物体验变得更为有趣。此外,既有柜台立面的标语漫画,也有柜台上方的悬挂式标语旗,文案活泼,漫画生动,不仅增加了趣味性,也让人们从细节中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近年来,市商务委作为菜市场的行业主管部门,持续把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建设,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

“根据本市菜市场的建设实际,以及市场需求和市民需要,我们计划继续争取把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列入明年的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建设。”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菜市场的品质消费、多元服务、环境提升等建设维度,打造“生活+”为特色的功能多元菜市场,建设“能买、能逛、能吃、能聊”的“邻里中心”式菜市场,探索菜市场超市化改造,试点菜市场的大摊位制,把菜市场建设成为融合民生保障、社区服务与商业创新为一体的便民生活驿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