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治愈,《菜肉馄饨》上桌引发情感共鸣
2025-11-17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一碗菜肉馄饨,可以串起多少人的记忆?刚刚过去的周末,上影新片《菜肉馄饨》率先在长三角地区正式上映,并同步开启了路演活动。记者发现,该片上映3天已拿到超1300万元票房,11月17日以0.8%的排片占比拿到了超过3%的票房,极高的上座率也体现了长三角观众对该片的追捧。

电影《菜肉馄饨》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一位患有认知障碍症的老人为了给儿子相亲而来到人民公园相亲角的故事。透过一碗家常的菜肉馄饨,电影巧妙串联起弄堂里的邻里闲谈、厨房中的温情时光、两代人间的观念碰撞与和解,以及阿姐与爷叔洒脱精彩的晚年生活,细腻勾勒出一幅鲜活生动的生活画卷,传递出普通人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平凡的日常生活,电影把观众带入浓浓的烟火气中,感受寻常日子里的温暖。“我一直想拍一部献给家乡、献给自己生长的这座城市,也是献给自己父辈的电影。”导演吴天戈说,这部电影让自己迎来了“圆梦的时刻”。

该片上映后,不少电影院内都出现了大量的老年观众,他们或感慨于老汪和亡妻的深情,或共情于老汪小汪的父子关系,还有不少观众认真探讨起了菜肉馄饨的包法,观影角度丰富,口碑也随之发酵。有观众就这样盛赞道,“今冬最治愈的口碑佳作”。很多老年观众看完影片后,都对其中的亲情线印象深刻,纷纷表示:“看完以后,非常有感触,尤其是老汪小汪父子线,很现实也很温暖。”

“这部电影包含了很多的爱,让我们观众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性。”而年轻观众看过后,则对影片中父母子女的关系,以及催婚情节表示认可和共鸣,“我非常理解小汪,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恐惧婚姻,也让他与父亲的交流出现了阻碍。”“于我而言,是在看父母老了的样子,而对于父母来说,是在看爱情老了的样子。”

《菜肉馄饨》并非大制作的商业片,没有炫酷的特效,只有打动人心的日常细节和浓浓的温情。在社交网络上,有观众说它海派风情浓郁,“电影串联起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间的感情记忆,是一部很有上海情怀的作品”;也有观众夸它“看了舒服”,“这是一部温暖有爱,暖心暖胃的电影,没有工业感,只有涓涓流淌的温情”。原著作者金莹也是该片的编剧,她表示这部电影“笑中带泪,泪中带笑”,虽然讲的是“家”里的故事,“但从中可以看到一座城市、一个时代的缩影”。

上映的同时,《菜肉馄饨》也正式开启了路演活动,让主创近距离和观众交流。在上海曹杨影城路演时,现场观众从最年轻的6岁孩童,到最年长的93岁高龄长辈,无不沉浸在这温暖治愈的故事当中。其中有一幕场景令人动容,潘虹老师在路演现场收到了曹杨影城所赠送的来自31年前的珍贵礼物,那是电影《股疯》在一九九四年首映见面会的明信片,正面有潘虹老师在影片中饰演角色的经典形象,背面有潘虹老师及当时各位主创的签名。此份礼物格外珍贵,潘虹老师感动之余,也不禁感叹:“三十多年的时光,我又回到了这里,很感恩这一切。”此外,热情的观众们在现场也纷纷表达了对影片的喜爱,感谢主创们带来一部如此真诚的作品。尤其有一位特殊的观众代表,让周野芒老师感到很意外,那就是《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扮演者孟智超,两人曾在该剧中有过合作,如今相见格外亲切。作为一名80后,孟智超大赞影片,特别是老汪和小汪这条父子线触动很深,由此联想到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让他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据上影透露,影片还在苏州、嘉兴等多地进行路演,将这份冬日温暖带给全国观众。有趣的是,影片还用特别视频做宣发,片中老金(陈国庆 饰)邀请阿芳(王琳 饰)看电影,却被阿芳轻声斥责,老金耐心解释,“看电影一定要去电影院,这是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仪式感。”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相伴走进影院观看电影。这样幽默轻松的方式,也一如该片的整体气质,给当下的电影市场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