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6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电视产业高峰论坛:期盼更多红色题材作品的“觉醒”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各家机构今年都储备了大量优质的红色主题影视作品。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第27届上海电视节昨日拉开帷幕。作为电视节的开幕论坛,中国电视产业高峰论坛昨天聚焦“百年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大影视机构都涉足了红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红色题材作品不仅要有思想性,也要欣赏性,红色题材作品也可以成为爆款。同时,融媒体改革的走向深入,也给了红色题材作品传播更广阔的空间,使得这类作品的触达率大幅度提升。

红色题材故事获年轻人点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种红色题材影视剧是今年的主流。而电视剧《觉醒年代》无疑是其中的大爆款。《觉醒年代》的出品方之一华策影视集团的创始人、总裁赵依芳今天表示,《觉醒年代》能够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尤其受到青年观众的青睐,这并非偶然。整个一部剧筹划时间就长达三年,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经过了大量补拍、修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求精益求精。《觉醒年代》的制作团队也是年轻化的,年轻人最懂得年轻人的审美和口味,所以《觉醒年代》能获得青年人的点赞并不意外。

记者了解到,各家机构都储备了大量优质的红色主题影视作品。华策除了《觉醒年代》,还有电视剧《绝密使命》和《我们的新时代》。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总经理室总经理彭健明则透露,中央广播电视台除了准备了纪录片和专题片《百年奋斗路 启航新征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百年瞬间》之外,还有一些红色主题影视剧,比如《中流击水》《大决战》《山河岁月》《绝笔》等。

上海作为党的党的诞生地,在制作红色题材影视作品时尤其注重反映上海的地域特色,讲好上海的红色故事。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高级编辑宋炯明表示,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了“诞生地”系列,包括《伟大的开端》《诞生记》《叩响信仰之门》《百年“一大”修房记》等,还有“龙华”系列,包括《青春龙华》《不能忘却的纪念》等。

媒体融合推进红色作品传播

影视界的这一波红色题材作品刷新了人们对于主题创作的创作,也就是说主旋律作品其实也可以成为爆款,成为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的佳作。在赵依芳看来,首先,红色题材作品反映的是时代主旋律,所以完全应该由高质量的创作与之相匹配。应该有充足的成本投入,来形成影视剧的完美品格。其次,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民族青春奋斗史,很多革命前辈当时都是青年人,拍摄红色题材作品也应该让青年人多多参与,体现作品的青年视野。再次,赵依芳认为主题创作有很多内容和精神是人类共通的,所以在制作的时候可以采用更多的国际化表达,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彭健明总经理则更看重融媒体改革对红色题材影视作品传播的作用。现在对于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这样的国家级大台来说,传播早已不是一个电视屏幕的概念,而是各种平台、各种端口,“大屏小屏一起上”。这大大拓展了红色题材影视作品的传播渠道,但也给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大屏和小屏,不同的传播渠道对影视制作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上海广播电视台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他们最近联合50家电视台推出“双100”系列融媒报道,还进行了76场融媒体直播,全平台累积播放量达1.3亿,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过4500万。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现实主义创作需要呈现温暖

事实上影视界在“百年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可以做的并不仅仅是创作红色题材作品,任何反映社会现实,思考社会现实,为社会的一些问题解决提出方案的作品都是很有意义的。

柠萌影业近年推出的《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的“小”字系列电视剧,就是对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现实的呈现和反思。在董事长苏晓看来,中国的影视剧和西方国家的影视剧最大的不同是,后者喜欢呈现阴暗面,呈现各种弊端,而中国的影视剧虽然也直面现实,却是给人温暖。“呈现阴暗面是文学的需要,而呈现温暖是人心的需要。”

苏晓提出,应该用温暖构筑现实主义创作的精神内核,这是影视剧在今天承担的社会功能,因为对很多人来说,给他们温暖,比给他们冷酷警醒更重要。而要这一点,就要求影视剧的而创作者站在最大多数老百姓的立场上,唯有如此,作品才会显出温暖的基调。

其实看柠萌影业的其他作品,比如《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都是这样的温暖基调。苏晓还表示,他们计划将“小”字系列做下去,今后每四年做一部,呈现的是这些年中的社会变化和发展。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