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进博会的荣耀,虽迟但到

这群上商“小叶子”相信光、追逐光、成为光
青年报 记者 刘昕璐

    上商“小叶子”。受访者供图

    “我叫张诗玥。自小在军人世家的熏陶下,我便对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充满了向往,并立志相信光、追逐光、成为光。从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到贵州支教、社区义工,我的青春岁月始终伴随着对社会的深情奉献。”……今年,上海商学院共选拔80位上商“小叶子”参与本次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其中,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10人,共青团员56人,党团员占比共计82.5%,有过进博会志愿服务经历的有7人。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脱下“迷彩绿”披上“进博红”

    张诗玥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女兵,自小在军人世家的熏陶下,让她对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充满了向往。用她的话来说,与进博相遇,有一种迟来的参与,也因此更加倍感珍惜。

    2018年,她考入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的商务经济学专业,继续自己的志愿服务之旅。大一那年,第一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当她在奉贤区金汇小学参加“音画梦想”志愿服务,为小朋友们介绍这场盛大、高端、多元的会议时,心中便悄然埋下了一颗“追随光”的种子。不久后,张诗玥因报名应征入伍,选择跟随老一辈的脚步,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也因此错过了随后的几届进口博览会志愿者招募。

    在军营的三年里,从话务员、宣传报道员到无人机飞控手、卫星操作员,前所未有的磨砺,让她一步步从保障岗位走向战斗岗位。风吹日晒、摸爬滚打,烈日骄阳晒伤了她的皮肤,栉风沐雨磨炼了她的意志。

    2023年3月,张诗玥带着军人的责任与担当重返校园。这一次,她终于离进口博览会更近了!“小叶子”的选拔是优中选优,光有一腔热血远远不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她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第七届进口博览会文创馆的“小叶子”,并担当文创馆负责人兼车辆联络员。

    虽迟但到。张诗玥倍感珍惜,也深刻体会到与进口博览会的深厚渊源。“我在上海求学的第七年,与第七届进口博览会不期而遇。作为文创馆负责人,我不仅要在岗位上坚守,更要负责整个团队的正常运作。”

    从演出舞台到进博会大舞台

    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法学专业的朱安馨是一名一年级“小叶子”,她是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筝团团长、民族音乐社社长,曾任上海商学院第十一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作为本次上海商学院的领队以及证件、培训联络员,她完成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收集信息、组织培训、筹办各项事宜,这也令她深切感受到作为领队的职责与使命。

    作为一个自小学习古筝的“小叶子”,朱安馨十分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于对汉服的喜爱,她学习了非遗技术缠花及绒花的制作;同时,她在大学生艺术团筝团中,在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排练出《唱支山歌给党听》《盛世国乐》《彝族舞曲》等一系列经典曲目。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还多次组织参演音乐党课。

    如今,从演出的舞台到进博会这个国际大舞台,朱安馨感到十分荣幸与激动。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深刻感觉到进博会越办越好,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感受到了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的宽广胸怀。

    领悟国之大者展现青春担当

    来自上海商学院高等技术学院交通路院区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的赵园苑也是一名一年级“小叶子”,她正在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便更好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服务。

    赵园苑在最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舞台上,取得了上海赛区职教赛道的金奖,她见证了无数创新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火花,既收获满满,更对即将参与的进博会志愿者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期待。

    随着进博会志愿者工作的临近,她开始思考如何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收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鼓舞运用到志愿者工作中。她认为,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样适用于志愿者工作。首先,她将运用创新思维,为进博会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2024年11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