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是情感军师还是卖课剧本?

“相亲分析师”视频为何在年轻人间流行?

记者 陈泳均

本文字数:2742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本报讯“这个男生能嫁吗?”最近,相亲分析类视频成为各大视频平台情感博主的细分新赛道,视频博主像老师一样站在白板前,拿着笔一条条分析相亲对象的基础信息,并总结出“相亲情感公式”。诸如“身高1米75,肯定没到1米75”;“只说有车没说房,大概率没房”;“不说体重,就是胖”等。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相亲分析师”相关话题在微博阅读量超2389.2万次,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1606.7万次,这类所谓的相亲分析师一个月涨粉20万到50万不等,多个视频点赞数破万。对此,有年轻人觉得相亲分析视频像“情感爽剧”,充满反转,可以看作搞笑视频,还能增长经验;有年轻人觉得分析的案例存在“剧本”,真实性存疑,甚至有博主在视频中传递不良婚恋观;也有人直呼,“快速涨粉后,第二步就是卖课,千万别做韭菜”。

    [现象] 

    相亲分析师博主一个月涨粉50万     

    视频直击年轻人“爽点”堪比推理剧 

    晚上10点,忙碌了一天的90后林小姐准时打开视频网站,点击“相亲分析师”博主更新的视频,拿出本子和笔准备“上课”。

    在林小姐看来,这类相亲分析视频充满“爽点”和反转点,堪比“高能情感短剧”,可以作为下班后的放松方式。视频中,相亲分析师博主逐字逐句分析相亲对象的基本信息,语言犀利,像教观众做“阅读理解题”。“身高1米75,还记得我说的身高公式吗? 有两句公式,过5减4,低5为0。意思是身高往往虚高,不到1米75的一般为1米7,资料身高高于1米75的,则需要再减去4厘米,才是实际身高。”“只说读了MBA,没提本科学校,那大概率学校一般。”“房子没讲平米数,大概率是小房子。”“圈子比较小,一种情况是这人段位高,另

    一种情况是这个人比较难接触,即性格古怪或者为人小气抠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类相亲分析视频不仅吸引了上班族,也吸引了大学生。00后陆同学告诉记者,自己是“母单”,也就是母胎单身从未谈过恋爱,看这类视频,是想提前“预习”,为自己今后的相亲避雷。“我和室友会把相亲分析视频的案例当作模拟题,把相亲分析师的建议作为参考答案,看看哪些相亲对象适合自己。”

    “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奇葩与反转齐飞,陷阱与地雷一色。”相亲真相反转、戳破优质滤镜,凭借视频中博眼球的案例和言论,众多相亲分析师博主一个月内涨粉20万到50万不等,拍摄相亲分析视频已然成为情感类博主的新赛道。

    [背后] 

    “奇葩”投稿案例可能是剧本 

    引流后销售课程包月收费高达1万元 

    在观众眼里,视频中的相亲投稿案例既真实,又颇具戏剧冲突性。这些相亲分析师博主保持视频每日更新或是一周三更的频率,然而,真的有这么多的真实相亲案例吗?

    一位在MCN机构工作多年的刘先生向记者分析道,“以前网络上流行秀恩爱的情感博主,各大MCN机构都会有负责脚本撰写的运营工作人员和助理。如今,年轻人不再热衷甜蜜爱情情节,网络热度转移到相亲分析视频。为了维持更新频率,增加观众黏性,有些奇葩的案例可能是剧本。”

    以视频引流,随后涨粉,最后卖课“割韭菜”可谓是情感博主的常见套路,相亲分析师也不例外。记者以情感咨询为由,想要加入粉丝群,然而群内管理员要求先连续2周学习已经发布的相亲分析视频,才可进入粉丝群,后续才能开展收费的进阶版情感分析。随后,记者又尝试添加多位相亲分析博主微信,然而对方先是要求加助理微信,又让记者提供具体案例和个人基本信息。

    经过多个回合,记者终于加到相亲分析师博主微信,谈及收费标准,对方表示,“有三种收费形式,普通咨询399元/次,语音咨询收费100元/时,1对1咨询收费1万元/月,收费后会对学员情感状况设计具体的解决方案。”

    当记者问及“是否有成功案例时”,博主言之凿凿,“当然了,我有多年的经验。”随后,博主以客户隐私为由转移话题。当记者问及情感咨询指导哪些内容时,对方表示,普通咨询可以解决你的困惑,指导你完善感情,是个基础套餐。建议购买1对1包月服务。

    此外,记者发现,有些相亲分析师在视频中,存在不良婚恋价值观和言论,诸如以学历、房子面积、彩礼作为评判优质男女的标准。目前,有些博主已被封号,也有博主被网络监管部门警告。

    [专家]

    折射出年轻人的情感需求

    规避风险的同时可能传递焦虑

    为何年轻人既抗拒相亲,又悄悄看相亲分析师的视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薛强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道,这背后折射出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年轻人渴望能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伴侣。薛强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对相亲的包容度其实有所提高,相亲也成为年轻人认识异性的主要渠道。我在朋友圈也刷到这类视频,这种视频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展现相亲案例,提供情绪价值。”

    薛强提醒,相亲分析视频一定程度上拆解相亲案例,让年轻人感觉规避风险,感受到安全感,但同时也传递情感焦虑。由于多数相亲分析师的视频都体现了“不能嫁”“非良人”,反而会加剧不安和担忧,让观众更加怀疑情感的美好。而视频中对于物质的明码标价,对于三观、人品和兴趣爱好的忽视,也是物化了人与人的真挚情感,倘若没有进行正向引领,反而会让年轻人误入歧途,与年轻人向往的情感失之交臂。

    ■05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头版 A01是情感军师还是卖课剧本? 记者 陈泳均2024-06-06 2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