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青年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长三角巡回宣讲活动在上海启动

记者 周胜洁

本文字数:3104

    宣讲嘉宾和青年观众开展互动交流。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詹春珮

    李明熹

    马玉麟(男)周英慧(女)

    刘泽宁

    于百坤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本报讯 一场充满青春活力、催人奋进的宣讲活动,汇聚了不同领域优秀青年代表,他们的故事是对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生动诠释,展现了奋斗青春的无限可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发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青年以奋斗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6月19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百场宣讲活动(长三角专场)”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

    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徐晓,市委副秘书长燕爽出席活动。团中央组织部、市相关委办局负责同志,团市委领导班子成员,苏浙皖团省委分管负责同志,团市委直属机关、各市属团组织负责同志,青联委员、“青马工程”学员及全市团员和青年代表等近800人参加宣讲活动。

    活动在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宣传片中拉开序幕。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5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集体),结合他们的工作经历,深情讲述立足岗位、矢志不渝的青春奋斗故事。会上,宣讲嘉宾和青年观众开展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就当下青年关心关切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宣讲现场还启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长三角巡回宣讲活动”。据悉,长三角“三省一市”共有4位个人和4个集体获评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团上海市委携手团江苏省委、团浙江省委、团安徽省委举办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长三角巡回宣讲活动,通过共享榜样资源,增进区域交流,拉近青年距离,放大区域流量。启动仪式后,巡回宣讲活动将陆续在三省一市展开,通过组织各领域先进典型走进高校、社区、农村、企业等基层一线,面向各行各业青年进行宣讲交流,引领广大青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建功·典型事迹

    英姿飒爽“花木兰”潜心逐梦向深蓝

    “海巡01”轮是我国第一艘兼具海事监管和救助功能的大型巡航救助船。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首位远洋公务船女船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浦东海事局海区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海巡01”轮船长詹春珮,在万顷碧涛中坚守巡航救助岗位。渔船“苏赣渔运02886”因为恶劣海况翻扣,詹春珮参与执行救助任务,救出遇险渔民,亲历“生命奇迹”。“桑吉”轮在东海发生碰撞后起火爆燃,她又随“海巡01”轮坚守117天,协调中日韩共38支海面和空中救援力量,稳妥处置“桑吉”轮碰撞燃爆事故。

    她在蓝色国土上维护海洋权益,在奔腾浪花中绽放青春芳华。“海巡01”轮也成为全国首批航海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唯一的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在实地实景中阐释惊心动魄的搜救故事,每次宣讲都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信念”植入青年心中。

    三十年风雨无阻勇攀水电“珠峰”

    白鹤滩水电站曾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西电东送”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青年骨干,中国电建华东院白鹤滩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李明熹分享团队勇攀水电“珠峰”的故事。建白鹤滩大坝时,面对地基岩石的挑战,以张伟狄为首的大坝设计青年攻关小组,勇敢地踏入技术的空白区。让水力转化成电力,靠的是16台全球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机电设计青年先锋号的负责人师晓岩和团队不断试验、模拟、计算、研究,16台机组的所有零件和整装,都是由中国企业完成,形成了全产业链的自主知识产权。

    白鹤滩青年发扬“赓续传承、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精神,攻克了16项世界科技难题、突破了127项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了这座超级工程,让滔滔金沙江水迸发澎湃清洁电力的奋斗历程,展现白鹤滩青年撑起世界级工程的闪光模样。

    中国人的邮轮梦想正在高速启航

    2024年1月1日,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顺利开启商业首航。这次商业首航见证我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航母、LNG船、大型邮轮)的国家。

    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项目部大型邮轮建造管理团队骨干马玉麟、周英慧讲述团队百折不回追梦行,跨越山海摘“明珠”的励志经历。团队研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工管理系统,提高质量和施工进度内控的准确度和效率。他们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开创了复杂巨系统工程管理典范。

    青年的参与,助力实现国产大邮轮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以非凡匠心挺起“中国制造”脊梁,用青年担当铸就“大国重器”辉煌。

    研发6G关键技术向“新”而行

    从固定电话到智能手机,从语音电话到视频电话,背后离不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青年骨干,紫金山实验室普适通信研究中心第三党支部书记刘泽宁讲述年轻一代通信人攻关6G关键技术的故事。

    技术的突破离不开一次次的探索和试验,过程曲折又艰辛,他们常常白天研讨技术方案,深夜还在测试。他们除了瞄准6G关键技术的研发外,还潜心攻关移动通信系统底层关键器件,目前团队研制的成果已在车载、船载、无人机卫星通信领域等得到规模性应用。

    团队用脚踏实地的奋斗践行科学家精神,用创新硬实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他们的故事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挑大梁、当主角的生动缩影,他们做“顶天”又“立地”的科研,在6G技术无人区创造多项“全球第一”。

    远渡重洋挥洒汗水建“钢铁巨龙”

    在印尼,从雅加达到万隆延绵142公里,以往坐汽车或摩托车需至少3小时,如今乘坐中国制造的雅万高铁只需要46分钟。

    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青年骨干,中铁四局雅万高铁项目部万隆制梁场工程部副部长于百坤介绍了团队在“千岛之国”逢山开路、挥洒汗水的青春故事。要在8天内完成27公里的水准联测,青年突击队扛着30斤重的仪器,用中国速度完成了紧迫的测量任务。为在指定位置架设高铁箱梁,他们常常在深夜进行跨路架梁作业,用咬牙坚持实现箱梁架设零事故。

    团队连续作战1800个日夜,无数次在烈日下挥洒汗水,忍着被蚊虫叮咬的伤痕,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尝试,一次又一次失败再出发,建成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单”,为“一带一路”注入青春新动能。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记者 周胜洁2024-06-20 2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