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分享
  • 客户端
六月 2024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第A06版:青年

关于教育、梦想与爱的故事

为云南学子圆梦,青年教师李锋杰跨越千里奔赴山区

记者 刘秦春

本文字数:2936

    李锋杰在上课。

    学生们为李锋杰写下的留言。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大山深处藏着无数孩子的梦想与渴望。2023年夏天,来自上海的青年党员教师、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解放路小学大队辅导员李锋杰,积极响应奉贤区教育局号召,承担起跨越千里的教育使命,踏上了令他难忘的支教旅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一段关于教育、梦想与爱的动人故事。

  青年报记者 刘秦春

  梦想起航

  从一张张小纸条开始

  去年8月,李锋杰来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弥城镇第一完全小学支教,担任六(2)班的语文教师。课堂上,他全情投入,用风趣幽默的上课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外,他潜心教研,组织学校语文组的老师们听课磨课,利用上海的资源优势促进学校教学发展。

  在那里,李锋杰不仅传授知识,更以党员身份为引领,用心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成为支教老师的第一个月,我很想知道大山里的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于是他为学生们开设了一堂梦想班会课,鼓励他们写下心愿。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孩子们的梦想朴实简单,有的想要一件新衣,有的希望得到一套文具。这些微小的心愿,却深深触动了李锋杰。他意识到,这些在城市孩子看来习以为常的事物,却是山区孩子的宝贵梦想。

  他没有让这些梦想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启动了“圆梦计划”。让孩子们立下小目标,并承诺“你负责好好学习,我负责替你圆梦”。如果谁能完成目标,那么他将帮助他们梦想成真,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赢得实现梦想的机会。

  “我的生日愿望是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因为还没去过。”学生小刘告诉李锋杰。当得知班里大多孩子没去过影院后,李锋杰请全班学生走进电影院观看了《我本是高山》。观影过程中,不少孩子感动落泪。“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未来我应该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一名女生观影后这样说道。

  当李锋杰听说有男生想要踢一场足球,但苦于学校没有球场、没有足球队时,便请来了奉贤专业足球俱乐部指导他学习足球。同时也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成立了弥城一小建校以来的第一支足球队。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愿望是学生小徐的,她说:“我想见见两年多没回家的爸爸妈妈。”原来,她和在读一年级的妹妹已许久未见远赴浙江打工的父母,那是她们心里唯一的牵挂。

  2024年年初,两姐妹在李锋杰和朋友的帮助下,在上海游玩了几天。有的朋友帮他们提供了住宿,有的朋友承包了伙食,有的朋友提供了旅费,还有的朋友带她们研学。之后李锋杰带着她们来到宁波,和父母过上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团圆年。

  “当看到他们一家团圆的时候,我觉得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李锋杰说。小徐爸爸对李锋杰满怀感激之情:“谢谢您,要不是您的话,我的两个女儿可能这辈子都去不了上海。”

  接力圆梦

  党员担当铸就爱的桥梁

  “李老师,那个冬天穿凉鞋的孩子脚是多大码的啊?”“李老师,看到你在云南支教,朋友圈里发了小朋友们的愿望,正好我们孩子有小队活动,我想可以结合起来,给那边的小朋友准备些学习用品寄出。”“物质相关的心愿我这边可以认领几个。”“我想长期资助一位那边的学生。”李锋杰向记者展示了二十多张这样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

  原来是他偶然间发在朋友圈的内容,激发了包括奉贤区解放路小学党员教师在内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短短几周,李锋杰在奉贤区解放路小学工会、同事及朋友的帮助下,募集价值15000多元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李老师和他的“圆梦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让爱的暖流在山海之间流淌。

  升旗仪式上,他将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字典、练习簿、笔袋、保温杯、运动衫等物品发放到了全校100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手中。为了给学校添置教学设备,他还向奉贤区团工委募集善款五万元以及笔记本、文具套装共计30余箱。

  在帮助学生实现梦想的同时,李锋杰更注重对他们精神的滋养与激励。他巧妙地将孩子们的梦想与学习目标相结合,激励他们通过努力学习来赢得圆梦的机会,既满足了物质上的小愿望,也播种了心灵上的大梦想。春节期间,他还亲自带着部分孩子跨越千山万水,到上海、浙江等地亲眼见证了外面世界的宽广,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之后,孩子们的生日梦、电影梦、旅行梦、歌星梦、团圆梦等多数梦想成为了现实。李锋杰相信,“圆梦计划”不仅会将知识传递给云南的孩子,更会把爱的种子撒在他们的心间,若干年后他们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国之栋梁。

  教育无界

  促进沪滇学子共同成长

  除了圆梦行动,李锋杰还积极推动上海与云南学生之间的书信交流和互访,搭建起沪滇两地孩子的友谊桥梁。这些交流不仅拓宽了山区孩子的视野,也让上海的孩子们学会了关爱与分享。去年寒假,他带着云南的学生去往上海。今年暑假,上海的学生将来到云南与他们的小伙伴见面。

  随着时光的流逝,李锋杰的支教将在6月底迎来尾声。虽有万千不舍,但他深知这段经历对他和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把所有孩子实现梦想的过程都拍成了短视频,发布到了社交平台上,累计播放量达到了40多万。“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我希望未来他们想起我的时候,可以随时打开视频看到我们之间的美好回忆。”

  “感谢您的到来,为我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许我在您眼中是一个普通的学子,但您却是我遇到过最特别的老师。”“这次的分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相见,所以,请别伤心。”“希望李老师回到了上海之后,别忘记我们。”这些都是弥城一小六(2)班学生在李锋杰的T恤上的走心留言,看到他们留言时的场景,李老师热泪盈眶。

  用党员的赤诚之心,为山区教育播撒了希望的火种,也为自己留下了难忘的人生篇章。虽然他的支教生活即将告一段落,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山区孩子的关怀并未止步。他计划继续推动更多教育资源的共享,希望通过自身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关注农村教育,让爱与希望在山海之间传递。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6关于教育、梦想与爱的故事 记者 刘秦春2024-06-21 2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