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与文化交织的璀璨时代,文创新纪元已悄然开启,成为产业新高地。随着AI技术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关于文创的深度探索,还是关于动漫产业的前瞻展望,共同绘就了一幅融合创新的宏伟蓝图。在上海这片创新热土上,AI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发着无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边界的不断拓展与重塑。
两大论坛的举行,不仅彰显了上海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领域的引领地位,更为中国乃至全球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在这片产业新高地上,创意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不断催生出新的文化形态与产业模式,引领我们迈向一个更加绚烂多彩的新时代。
青年报记者 徐红清
开启新纪元,探索创新之路
本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启文创,激发无限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展现了一场思想与创新的盛宴。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专家、学者、文创产业的领军人物以及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新篇章,开启了一场关于未来文化创新的深度对话。
开启“AI+文创”新纪元
论坛围绕“AI+文创”的融合发展,设置了主旨演讲、合作签约、新品发布及圆桌论坛四大板块,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的前沿趋势与创新实践。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在致辞中指出,AI技术作为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新动力,正深刻改变着全球产业格局,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创作效率与市场拓展能力。上海作为中国创新的前沿阵地,正积极推动AI技术与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论坛期间,多位重量级嘉宾发表了精彩演讲。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申恒涛详细阐述了多模态行业大模型的发展趋势、技术原理及应用案例,为AI产业化进程描绘了新篇章。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智象未来创始人兼CEO梅涛则分享了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最新演进与突破,展示了智象未来在该领域的深入探索与成果。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阮竣在论坛上分享了“数字一大”项目的构建情况,该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同时,中共一大纪念馆联合上海联通、上海东方网共同启动了“数字一大·服务矩阵”,聚焦文物数字化保护、数字展陈、红色服务外延及数字文创四大方向,通过多元化方式生动诠释伟大建党精神,助力文化自信自强。
新品发布探索跨界新路径
在论坛的新品发布环节,以快闪形式精彩呈现了五款前沿数字文创产品,包括《Rokid AR Lite空间计算套装》《UOVAMETA AI墨水屏手机壳》《仙剑纵横宇宙》《麦当秀智能演示系统》和《印象笔记全球AI产品》,展现了AI技术在文创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创新潜力。
此外,论坛还见证了多项重要合作协议的签署,包括智象未来、ROKID和印象笔记,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等机构的战略合作,以及上海数字文创暨元宇宙产业联盟与长三角地区多家元宇宙产业协会的联动合作,共同推动文创产业与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圆桌会议环节由来自AI及文创领域的九位专家围绕数字文创技术应用、AI赋能时尚创意消费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为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论坛还关注到了青少年群体在AI+文创领域的培养,青年报社将联合市文促会共同举办“第七届中国·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特别活动——青少年AI大赛主题IP形象征集”,希望让更多青少年在学习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工具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切实体悟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创作与表达中的实际应用。
本次论坛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外服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主办方表示,未来,上海将继续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方面的优势,推动AI技术与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激发无限新质生产力,为全球文创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上海力量。
行业蝶变,人才培养是关键
动画人在AI时代需要掌握哪些技能?AI会影响哪些人的工作?AI能代替艺术家来完成创作吗?沉浸式体验的兴盛是促进旅游还是取代旅行?在“2024长三角动漫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长三角地区近30多所院校、100多家企业、媒体以及海外嘉宾,交流分享文化新质生产力对于动漫行业影响,共同探讨中国动漫人才培养和产业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聚焦人才培养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原创作品逐渐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但科技进步和社会数字化趋势的加强,动漫技术的应用外溢,以及观众需求和技术变革的日新月异,动漫产业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与创新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2024长三角动漫产业高峰论坛”聚焦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协同、专业人才培养和新质生产力的行业应用三大关键点,通过院校专家专业分享、海内外行业企业代表交流、圆桌论坛等环节,展望AI技术引领下的行业发展新趋势与人才培养新动能。
在以AIGC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飞速发展下,如何培养优质动漫人才?在论坛上半场专注人才培养主题的“长三角动漫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讨”中,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建民、波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忠生、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铁钟、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数字学院院长包文君等来自院校、行业的专家学者,就此议题进行经验分享。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数字学院院长包文君在主题为《行会引领,深度产教赋能下的数字娱乐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的演讲中,分享了企业集群和工作室集群双向赋能下的教学成果。她表示,只有教学链和生产链能做到“双链融合”,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教随产动”,高校培养的学生才有可能对标产业未来发展需求。
会上长三角动漫产业合作联盟与基地、院校合作启动长三角动漫行业产学研计划,预示着即将建立跨地域的人才交流实训的校企协作新模式。
聚焦实际应用
在下半场的长三角动漫产业高峰论坛主旨论坛上,来自行业、企业的代表聚焦AIGC在行业各个领域实用实例以及文旅产业的影响,分别从各自擅长领域,对动漫助力文旅产业、如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以及AI在动漫内容创作中的应用等方面分享经验。其中,特别关注数字文旅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应用。他们表示,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为动漫产业带来更多商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AI伦理、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和挑战。
会上,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与韩国动漫产业协会共同发起中韩动漫人才培养计划,并与上海蓝天经济城、环球ACG产业基地合作中韩动漫产业交流中心共建计划,协会还将推出动漫产业数字资产金融扶持计划。
活动同期在上图东馆举办首届上海动画专业校际联展,组织全上海30多所大学院校600多件作品参加。同时为了实质性推动相关人才政策落地,协会联合嘉宾区人社局举办双创工作坊,组织有创业志向的学生实地考查园区、咨询辅导,并提供相关设施体验,比如人才公寓等。
“2024长三角动漫产业高峰论坛”由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联同教育部高校动画数媒教指委、长三角动漫产业合作联盟、环球ACG产业基地等单位共同举办。论坛旨在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地区乃至全国动漫产业的创新发展。